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普天之下在线阅读 - 第七卷 朝天子 第一百零四章 江山如画㈦

第七卷 朝天子 第一百零四章 江山如画㈦

    柔与西壁辉二人领成都方面大部分兵力南下,与主黎州。

    大军立即南下,留辎重于陀满城,十一月中,于富林渡口再过大渡河,即进入了大理国境内建昌府。当年宋太祖灭后蜀,宋国面临的是北方大敌,并无力南征大理国,据说他挥起那闻名天下的‘玉’斧,在地图上大渡河的位置划了一条线,此外非吾有也。

    大理国,可以追溯到唐时的南诏国,但最强盛时国力也不及南诏。段氏即是白蛮豪姓,自称先世是武威郡人,可能是蛮化的汉人。大理与宋国之间在黎州、嘉州、等地有互市,但大理国与大宋之间没有稳固的隶属‘性’朝贡关系,政和七年,其主段和誉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这当中段氏一度失国,权臣高氏曾自立为王,不过后又还国于段氏子孙段正淳,但高氏却把持着大权,世代为国相,称中国公。除王都为首府外,设置八府四郡四镇,高氏子孙于八府,世袭驻守,四郡掌权者亦有高氏,所以段氏受制于高氏,有不少国王不得不逊位,出家为僧。这种被权臣控制与内讧的局势,已经持续一百七十年。

    大军在高山、密林与河谷间艰难行进。茫茫南征路,似乎看不到头,明明是近在咫尺,大军却往往要在山谷中绕行许久,在将士们的眼中,总是数不清的雪山与深谷。此地是白蛮各部落地聚居地,虚恨、落兰、阿都等大大小小的部落,难以统计。

    白蛮诸部担任着拱卫大理国北部的重任,但是段氏或高氏早已经失去对这此白蛮人的控制,秦军及裹抰地羌人,总共不下三十万人。这支装备‘精’良地军队压境,罗志专‘门’挑了一两个较大的部落,悉数全歼以示威,白蛮诸部在他**‘裸’的威胁下,纷纷投降。罗志以招降为主,给那些部落首领们委以各种职衔,许以重赏,征发白蛮人担当大军的先导,浩浩‘荡’‘荡’地继续向南进发。这些部族也让秦军少吃了不少苦。

    当罗志等人在北胜府汴头渡过金沙江,右翼军张士达已经等待多日了。

    “万胜、万胜!”二十万秦军将士欢呼着,刀枪如林,如高山中的松林,又折‘射’着光芒,与雪山‘交’相辉映。

    那些被大军裹胁着地部族,在这欢呼声中胆战心惊。巍峨的雪山与深不见底地峡谷也阻挡不住这支雄壮的秦军,男儿的豪情在成功抵达大理国并会师时,才得到宣泄。

    “无限风光在险峰,我大秦国的军威,由此可以知之也!”张柔对着身边右自豪地说道。

    “罗帅来得有些晚了!”张士达率部下将校来见主帅罗志。

    “西壁与卫慕二位在成都遇到些麻烦。方才耽搁了些时日。”罗志道。“怎么?大理国主仍然不肯屈服?”

    “我大军云集于此。想必段氏正躲在大理王城中发抖呢!”张士达笑道。“若不是收到罗帅地命令。张某早就杀将过去。”

    “命令全军休息三日。等儿郎们养足了‘精’神。随罗某与段氏一会!”罗志命道。

    “是!”众将齐声应道。

    至此。罗志等人长舒了一口气。整支军队已经膨胀至四十万。

    大军当面是大理国北面五百里的摩些部落,总共有三十七部,各部均有首领,其中以乌蛮为主,他们反对高氏的擅权,屡与其作战。

    这个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君权旁落,又是四分五裂地国家哪里是秦军的对手?用顺风而下,不足以形容秦军进展地顺利。

    大军休整三天之后,各部分别出击,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分路包抄,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切不肯屈服地部落全被击得粉碎,剩下的部落望风而降。

    大理的刀剑虽不及秦军制式军刀实用、锋利,但胜在制作‘精’美,以象皮为鞘,一鞘两筒,各‘插’一刀,是秦军将士最喜欢的战利品。这里还有不少的金银、铜器、‘玉’石与珠宝,也是秦军包括仆从军搜刮的战利品。

    大理国北部诸部落的投降,打‘乱’了大理国的防御部署,十二月初,秦军诸部毕集,会于大理王城之下。相对于中原的城池,大理王城太过脆弱,大军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了此城。大理国王段兴智逃到了善阐府,国相高祥逃至统矢府。

    秦军没有被大理别有风情的‘女’子所陶醉,也没有被大理王城中富丽堂皇的宫殿与奢华的寺庙所吸引,罗志坐镇王城,指挥各军分攻大理国各府、镇。十二月底,张士达将国相高氏追杀,西壁辉围段兴智于善阐府,段兴智被迫以大理地图投降。

    大理国的覆灭,为秦军攻宋开辟了新的战场,真正形成了对大宋国的大迂回大包围的态势。

    泰安二十二年二月末,赵诚正式御驾亲征,驻跸毫州,在毫州设立征南行营。正是此时,他收到了罗志传来的捷报,心头提起的大石头落地,征宋的战争也是此时正式开始。

    “暂让段氏为大理总管,借其名义,安抚大理百姓。”赵诚放下捷报,命令左右道,“命西路军征服大理诸部后,只要将士士气许可,即顺势而下,分兵入四川、广南西路,深入宋国腹地作战。”

    “东自淮扬郭侃,前有淮西铁义,中有襄汉史天泽,西北有卫慕,西南有罗志三十万大军,还有东海水师。”何进在一旁手舞足蹈,“四面楚歌也,不,八面秦风也!自古未见如此战法,此战西路军功不可没。”

    “余已死,孟&几年前在我洛阳老死,宋国能统帅一方的良将怕是没有了。”耶律巨道,“如今,宋国能独当一面的也只有赵葵等数人,比不上我朝‘精’兵良将无数。不过赵葵并不为临安宰相们所喜,臣得其旧词有‘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之句,可见其心灰意懒与愤愤不平。宋国其他武官虽亦有

    勇之辈,但能力挽狂澜独当一面者,少也!”

    “宋人好文过饰非,虽然文治必不可少,但过犹不及也,古有岳飞之冤,今有余之祸。”宋平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臣以为我朝应吸取教训。”

    “当今天下未平,故朕素重军功,尔等忠贞不渝,为朕奋勇杀敌,朕怎会若无睹?荣华富贵,皆是尔等拼命得来的,并非朕另眼相待。”赵诚道,“既便是将来天下太平,国朝也一日不可忘战,文武不可偏废,扬文而贬武或穷兵黩武,皆非长久之计。朕为皇帝,却不担心宰相专权,又不怕武将叛‘乱’,又是何缘由?”

    “陛下英明识人,朝中皆君子,军中皆忠义,赏罚严明,进退有度。故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奉命随驾地李答道。

    “错!”赵诚答道。李为之一愣。

    “若是天下皆系一人而治,倘若君临大宝的非明君仁主,那恐怕就谈不上江山稳固。”赵诚道,“五代纷‘乱’,皆武人争斗。及至宋太祖后,却又矫枉过正。天下能文能武者太少,不可偏执。国朝自有律法、御史、谏者,又有报纸舆论监督,上至皇帝,下至从九品官吏,皆应受监督,就是军中纪律参军,又各成体系,监督行伍。”

    “陛下英明,我等不及也!”众臣齐声说道。臣子们的吹捧,虽出自真心,但难免有些吹捧的意味,赵诚心照不宣。他以及李方才所说地,虽然是他成就霸业地原因所在,但终究还是系天下于一身,赵诚至今仍不知道何以才能让大秦国永世长存。

    “陛下,史天泽奏请陛下,允许他率兵南下。”铁穆奏道。

    赵诚心中极是得意,笑道:“宋主仍不愿屈服,看来朕只有强攻了。命史天泽立即率兵出击,进至大江北岸,遥望鄂州城。”

    “陛下,臣以为可命郭侃在淮东施加压力,再命铁义从渡河,占领大胜关,入淮西,牵制两淮及沿江宋军,令其不敢全力援鄂,减轻史天泽的压力。”铁穆道,“如此一来,史天泽若是进展顺利,放弃过江,兵锋折向淮西,淮西若是一破,淮东不攻自破。”

    “淮西多山,宋军经营百年之久,易守难攻,我军不占优势,郭侃之东路军主力在淮东一线,淮西需加强,萧不离的人马可前趋,助铁义一臂之力。”赵诚点头道,“就看史天泽能否击破郢、鄂、黄、一带的宋军。”

    “臣遵命!”萧不离喜道。

    “陛下,水师是否可以出动了?”何进道,“太子殿下派使者,催问多次了。”

    太子赵松这次要与水师严忠济等人自海路攻宋,这当然很有风险。在北方人的眼中,大海深不可测,陆地要安全得多,太子是储君,亲自驾战船出海作战,当然遭到了众臣地一致反对。

    赵诚也有些犹豫,尤其是皇后的强烈反对,不过太子软磨硬泡,终让皇后点头答应。齐国公张荣是山东人,年轻时也曾出过海,张荣不计可能地风险,主动请缨辅佐太子南征。赵诚见太子意志坚决,又有老帅张荣的辅佐,便点头同意,虽然极有风险,但他因此而感到骄傲,帝国终将要‘交’给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自去年秋时,秦宋两国即处于战争状态,听说宋人实施海禁,严防江海舟船来袭。

    ”陈不弃道,“此时我水师,要想直捣临安,恐怕很难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不如令太子殿下及水师将士们,在海上做出攻击姿态,‘逼’迫宋主不敢掉以轻心?”萧不离奏道。他还是念念不忘太子的个人安危。

    臣子们自何进以下,均点头附和称是。

    “好,那便命太子及齐国公、水师都督严忠济等,便宜行事!”赵诚命道。

    数十骑带着赵诚的命令,急奔而出,向诸路兵马下达了攻击地命令。

    ……

    史天泽接到赵诚的命令,当即自襄阳、随州分路南下。宋军在襄、随、郢等地周围早就屯集了大量地兵马,曾无一日不想夺回襄阳,秦宋双方在襄阳周围进行近十年的残酷拉踞战。

    沈重率先锋军七千人奔在最前面,大军奔如洪流,在随县南撞上了宋军。宋将高达、张荣、王成、杨进等不肯退后一步,层层设防,步步为营。一场注定要爆发地‘激’战展开,沈重遇到了宋军绝对优势兵力的阻击,进至安陆以西之平拔镇时,虽斩首无数,却不得不停了下来。

    史天泽接到回报,立刻命令准备多日地三千战船顺汉江而下。冲在最前面的是战船上装满干草、油布,接近宋军江防的船只时,被点燃顺水而下,宋军水师不得不后退。

    然而令史天泽等中路军将帅意外的是,宋军不甘示弱,一改防守挨打的境况,转守为攻,竟趁夜准备了大量船只北上,每只船都安装火枪、霹雳炮,准备强弓劲弩,突入秦军军队重围。秦军船队没料到宋军居然还有勇气北上,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郢州境内约百里的汉江江面之上,烈火烧亮了黑夜。

    一场血腥惨烈的‘激’战后,双方被杀被溺者不计其数。郑奇率军成功阻住了宋军退路,在汉江中设立铁索障碍,终于在付出伤亡近万人的代价,全歼了来犯宋军。

    这不过是京湖西路一带宋军的回光返照,秦军乘胜前进,一举攻破了郢州全境。与此同时,铁义渡淮,攻破大胜关,与西路军一部会于应山。萧不离紧随其后,渡过淮河后,折向淮西,牵制淮西宋军救援。

    史天泽军顺汉江南下,至浩瀚长江,沿长江北岸东进,扫‘荡’沿岸城镇。东路军郭侃也发动了佯攻,有力地牵制了淮东方面。更不必说远在大西南的西路军。

    大宋国处于八面秦风的包围之中,处处受敌,告急的奏折令临安朝廷夜不能寐。即便是一向歌舞升平的临安城,也‘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