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倒爷在线阅读 - 东林党

东林党

    看了看调查结果,大部分人不喜欢东林党,那下边咱们就简单的说一下。

    东林党是明末的一个政治团体,党争的主要成员。与楚党,浙党,阉党等齐名,在党争过程中战胜了楚党,浙党,后魏忠贤得势,被打压了一段时间。之后朱由检登基,再度崛起。崇祯自缢于景山之后,东林党又拥立朱常淓,和其他的几大复明势力形成了显著的矛盾。最后,南明政权仅仅坚持了十八年便分崩离析。其实,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东林党还是其他的党派,仍然没有放弃党争。而巨大的内耗和实力的不集中使得清军很容易各个击破,最终导致了明朝灭亡。

    其实,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文人误国。

    万历三十二年(1604),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一时之间朝内朝外吸引了不少的人前来关顾,逐渐形成了一个政治团体,东林党。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文人相轻,从宋朝开始便有了重武轻文,以文制武。文人的地位很高。到了明末,就连武将也争相读书作词,以期可以入得文人的行列。实权在文人手中,政治也便由文人主导。作为被革职在家的顾宪成自然有了“读得孔书才是乐,纵居颜巷不为贫”的清高。大家聚在一起,骂骂这个,谈谈那个,一时之间也自得其乐。本来这也没有什么,一伙人坐在一起骂骂街,抒发一下内心的愤懑,坏就坏在了,东林党之后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这和顾宪成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顾宪成一辈子都在致力于东林党的建立和发展。而在发展东林党的过程当中,也就渐渐形成了一种观点,不是东林党的人,便不是好人。当时,不少怀抱道义而不被当政者所接纳的士大夫退归林野。东林书院的重建使他们找到了知音,因此都争相前来,使得“学舍至不能容”。顾宪成常说:“当京官不忠心事主,当地方官不志在民生,隐求乡里不讲正义,不配称为君子。”他的这些观点博得同志者的响应。

    东林党的本质是是一个政治团体。而他们主要主城部分便是官员,商人,地主,简单点儿说,就是国家的上游阶层。想想也就能够明白,大字不识几个,没有钱的穷苦百姓是不可能融入到他们这个以东林书院为枢纽的团体当中的。而他们既然是由这些阶层组成的,自然要维护这些阶层人的利益。举个例子,东林党人提出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减轻赋役负担、发展东南地区经济等主张。再看看明朝的真实情况。明中后期基本上国库年年赤字,商税基本上为零如果减赋,大明朝就可以直接关门歇业了。明神宗曾经坦言说道,现在国家入不敷出,不增加财政收入,国家就过不去了。不增收矿税,难道忍心从加重农民的税赋?(今典相维,工作浩繁,费用不敷,若不权宜指办,安忍加派小民?)这里的矿税并不仅仅指矿藏税赋,而是泛指商税。万历三大征时,已数次增收农赋,农民的负担确实不轻。而这个时候矿税一出,便遭到了东林党的反对。至于发展东南沿海经济,这就显得更加无理。谁敢说明朝东南经济不发达?而不增商税,反而希望大力发展东南经济,这就很明显可以看出东林党在为其所代表的阶层谋取福利。

    之后,东林党人在朱由校登基之时,出了很大的力,也得到了足够多的好处,达到了所谓的“众正盈朝”。打压其他政治团体,楚党,浙党等党派与阉党联合,东林党势微,被逐渐打压下去。其实不管是在东林党掌权之时还是势微之时,明朝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该赤字的还是赤字,该党争还是党争,国家均处在内耗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其本质上,东林党和阉党没有什么区别。或许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魏忠贤从前是小流氓,之后变成了大流氓。而东林党的领袖原来是读书人,后来成为大官而已。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着。东林党比阉党更加不堪的一点在于,阉党根本就没有实力去改变什么,而东林党所代表的商人官员大地主阶层是有的。他们手里有着大量的资源金钱可以利用来改变明朝的窘况,而他们却将国家的利益置于不顾,终始明朝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直至灭亡。原本东林党人还有点儿傲骨可以说道说道,但是从钱谦益因怕水冷而放弃同柳如是一起自溺,而选择了投降清朝,就真的连一点儿只得敬佩的地方都没有了。

    总体来说,东林党是大明朝特有的大环境下形成的一个由文人组成代表上流社会利益的政治团体,于国家没有多少贡献,是党争的急先锋,推动了明朝的衰亡,仅此而已。或许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做了不少文章可供后人学习研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