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仙侠小说 - 懒仙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八章 浩然正气 没落传承

第五十八章 浩然正气 没落传承

    第五十八章浩然正气没落传承

    “难不成你还是他姐?”方慕南生怕气不到姗姗,又加了一句。

    “你……”姗姗被气得无话可说,这是事实,她没法辨驳,只是鼓着嘴瞪着方慕南。

    白羽裳不明白方慕南为什么要跟姗姗这女孩儿斗气,却还是解释了句,“我们之前在雷峰塔有遇见你哥哥。”

    “哦”姗姗这才明白方慕南向白羽裳后加的那句介绍。可明白归明白,她还是很气愤方慕南。又愤愤瞪了方慕南一眼,她问白羽裳道:“你们怎么遇见我哥的,他跟谁在一起?”

    白羽裳便把在雷峰塔意外遇见欧阳云飞四人的事讲述了一遍,当然,他们间的谈话也不必尽告知姗姗,只说遇见后互相介绍认识了一下,接着便又分开来各去游各的。

    乔依也插进来,问白羽裳今天已经游览了哪些景点,白羽裳一一告知,两人又就哪一个景点的景致如何谈论几句,姗姗也参与评论,三人看来倒是聊得很切。

    方慕南见她们三人聊起了兴,也不插言打扰,转头去看旁边祭孔的排练。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孔子故居也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

    汉高祖十二年,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因孔子被尊文圣,孔庙亦称文庙。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为“国之盛典”,非常盛大隆重,许多历代帝王都曾亲临主祭。

    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便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八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

    民国时期,政府也明令全国祭孔。但到新中国成立后,基本取消了祭孔活动。文化大**时期,更是大搞批孔运动,祭孔被视为封建迷信而遭止,很多孔庙的文物古迹都被破坏。直到一九八四年,孔子故里的曲阜孔庙才恢复了民间祭孔。之后,有政府参与了进去。到近年来,其他各省市地区才6续开始有祭孔的活动。

    万松书院明大成前的祭孔典礼并不算大,范围地区只是一个杭州市。若是整个浙江省的,那绝不会选在万松书院内的这座大成,而是一定会在衢州孔庙。

    浙江衢州孔庙是除了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外,中国仅有的两家孔氏家庙之素称“南宗”。

    这座孔庙是南宋建炎初,孔子第四十八世孙、袭封衍圣公的孔端友,率族人随宋高宗赵构南渡后所诏建。靖康之后,金兵占领开封,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建立南宋,次年定都临安。孔端友随驾南下,朝廷赐衢州的州学校舍给孔端友暂作“家庙”,从此衢州成为孔氏第二故乡“东南阙里”。

    衢州孔庙作为孔氏的南宗家庙,既在浙江省地内,那浙江省祭孔自不会再选别的地方。就像山东省祭孔绝不会舍曲阜的孔庙不用,而选其它的地方。不过,衢州的这座孔氏家庙恢复祭孔大典却是比曲阜晚了许多,直到零四年才恢复。

    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的思想文化,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

    祭孔还要穿专门的、正式的服饰,正统的应该是穿峨冠博带的汉服,但有些地方却不伦不类的穿长袍马褂,用清朝的服饰。好在看公告牌上的图片,明祭孔是穿汉服。眼下只是排练,为了方便起见,所有人却是都未穿正式服装。

    方慕南看了一会儿,觉着到今时今的祭孔,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是一种带有表演质的秀,真正对孔子的祭祀、崇敬、恭拜、歌颂趋近于无。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古代的许多帝王祭孔,恐怕也是如此,是作秀给天下人看。内心中真正对孔圣人有多少敬意,那也是不问可知,乏善可陈。

    但即便是如此,即便是形式大于仪式,眼前的更还只是排练,方慕南却还是在他们开始祭拜的时候感觉到了大成中有愿力凝聚,并凝结转化出了那么一丝的儒家浩然正气。而得这一丝丝的浩浩然之气渲染,便使得整个典礼、仪式显得庄严肃穆了许多,让本来不是那么心诚、心敬的人,也不由自主地心诚、心敬起来。而他们诚心敬意的祭拜,也反过来又孕育着这一丝浩然正气的浓厚与扩大。

    方慕南有些惊讶地望着恭敬祭拜的人群与大成中因那丝浩然之气而显得越庄严、高大、肃穆,又充满着博大与仁的孔子塑像与四配像,知道自己错了。原来祭孔并不只是形式,哪怕起与祭祀的人本来只是追求形式,他们在祭祀时也不由地将其化为了仪式。这都是儒门大圣的手段。

    方慕南这时再瞧向孔子像与其四配像,也不由心生肃然起敬之感。他们显化这点手段,并不是像佛门一样收取信众的愿力。他们似乎只是在向世人提醒他们的存在,不要忘记他们与他们传下来的学说,也让面向他们的祭祀更庄重一些。所以,那浩然正气也只那么一丝。这不是主动为之的手段,而是通过他们的塑像与祭祀之礼来决定。

    儒、道、佛,这便是所谓之三教。道、佛皆有修士神通者,儒家自也不例外,同样也有。其实不止这三教,先秦诸子百家,如法、墨、农、兵、阳等,也皆各有大神通者与修士。只是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法、墨这些流派都渐没落与失去传承了。

    而时至今,便连号称三教第一、百家最尊的儒家也都已没落与快失去传承了。现今修行界中,乃以道、佛二脉为主流,儒家只有在孔子的嫡系子孙中还有些传承。儒家的没落不是从近现代开始的,而是从最后一个汉人朝代明朝灭亡后开始的,有称“自明以后无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