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总裁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六章 皇子与军工

第三十六章 皇子与军工

    这天,永王兴冲冲地前来参见崇祯,报知车床试制成功,缠着崇祯去看他领导试制的第一台车床。

    永王和定王自从亲身参与双级鼓风机的制作,特别在亲眼目睹热气球升上天空后,年轻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各种技术充满了兴趣。自此之后,皇子们对于崇祯描述的“在天上飞、在海底游”这种东西也是深信不疑。

    到了南京之后,崇祯颁旨,安排两个皇子各自挂名负责一个军工项目,永王出任“大明机床制造总指挥”,定王出任“大明大炼钢铁总指挥”。当然,这跟后世某某领导挂名什么总指挥如出一辙,实际负责的还是王承恩,但是有了皇子这个招牌,各方面更加大开绿灯,效率高了不少。

    崇祯首先在南京的勋臣子弟之中挑选了一些聪明的读书子弟,跟着两位皇子,边学边上手,方以智挑选了精于机关的工匠进了机床组,挑选了精于冶炼的进了炼钢组。当然所有计划和设计一概还是出自王承恩,一介工匠自然是具体实施者。皇子们是参与、监督、学习和记录者,崇祯所看重的就是,这些年轻人将是将来技术推广的生力军。

    第一步要制作的是车床和镗床,有了车床和镗床,造枪和造炮不仅效率高,而且精度好,可以说车床和镗床就是军事工业的基石。

    永王把机床组的一介人召集到一起,然后王承恩开始跟大家讲怎么制造车床。王承恩首先把中国的疑似机床吹捧了一番,介绍了宝石业用的原始磨切机,中国的宝石业早已经用到了原始版本的磨床,用脚踏的方法使铁盘旋转,加上沙子和水用来剖切玉石,所谓沙子便是磨料磨粒,诸如二氧化硅、碳化硅之类,说什么二氧化硅碳化硅工匠们不懂,但是应该让负责记录的年轻人明白——宝石的硬度够硬,但是碳化硅更硬,更硬的碳化硅便可以用来切割宝石。

    机床的基础就是车床,车床是万源之源。第一代车床最简单,就是一个旋转铁盘和移动刀架,加上一个尾架。在王承恩的指导下,第一台车床总算出笼了。永王屁颠屁颠地跑来禀报崇祯,自己领导的车床组取得了重大成果,献宝一样,要请皇上亲自前往视察。

    崇祯也很是好奇王承恩做出来的车床到底是什么样子,兴冲冲跑去观摩这创世发明。

    前呼后拥来到机床组,近前一看,这个所谓车床简陋之极。只见一个木台上,台子的左边装了一个铜座子,铜座装了一根轴,轴的左端装了上了牛筋条的疑似皮带轮的轮子,轴的右端装了一个钻了很多孔的铁盘,台子右边装上了看起来像尾架的玩意,台子前面装了两条铁棒,一个疑似刀架的架子装在这两条铁棒上,架子可以在两条铁棒上左右滑动。台子下边有一个脚踏板,一看就是用来驱动车床主轴转动的。

    皇帝到了之后,两个工匠开始示范车床的加工过程。一个工匠在铁盘上装好一根铁棒毛坯,又用尾架顶住另一端后,另一个人开始狂踩脚踏,这简陋车床的主轴开始呼呼旋转,带动铁棒工件旋转,负责cao作的工匠将类似车刀的玩意靠近铁棒,随即哧哧作响,熟铁棒被车下一层铁屑,cao作的工匠小心地向右推刀架,于是在铁棒刚才切削的一圈的右边又切下来一圈铁屑,就这样小心翼翼慢慢往右推,一圈一圈地车下来,算是完成了第一次进刀。

    这个木台尽管做的十分结实,在车削的时候还是嘎吱嘎吱直摇晃,崇祯嗓子眼悬着,生怕那台子会散架。小半个时辰之后,总算走完了第一次进刀。一根大约400毫米长小手臂粗细的铁棒,进刀量就那么一点点,车一圈下来居然花了小半个时辰,那踩脚踏的出了一身汗,看得崇祯心头直冒冷汗。车第二圈的时候换了一个人踩脚踏,这次快一些,毕竟铁棒经过第一圈车削,圆度提高了,约二十分钟后,第二圈车完,粗车之后再精车,等到车完,足足花了两个多时辰。

    卸下加工好的铁棒后,永王不等铁棒完全冷却,用布裹着光亮的铁棒,交给崇祯验看。崇祯看着这远看光亮近看粗糙的铁棒,比较一通后世美轮美奂的金属加工件,实在是大失所望。但是一想难得永王这么上心,便很是夸了几句不错之类的话。永王听了鼓励自是大受鼓舞,旁边的几个勋戚子弟也是与有荣焉。

    回到宫中,崇祯连忙把王承恩招来,劈口就说:

    “我说这车床也太原始了吧,就凭这玩意,我看车几下就要散架,更别指望造枪造炮了。你说是不是?”

    王承恩一看崇祯那个急迫样子,哈哈一笑,说道:

    “我的大皇上,您大可不必着急!这才是第一代车床。有了第一代,才能有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N代,第一代车床为第二代车床车主轴,第二代车床为第三代车床车主轴,一点一点地车床的精度就上来了。然后再上全金属的车床,再上主轴箱,配上齿轮。配上齿轮之后就可以上滚珠丝杆了。再以后就可以车制螺纹之类,总之,皇上放心吧!我看永王和这些年轻人干劲十足,以后他们有了经验,车床也好,镗床也好,做起来就会越来越快。”

    崇祯将信将疑,道:“是吗?要是这样当然好!”

    王承恩笑着说:“机床和机床工量具方面,任重道远啊!光是制作标准平面板,就需要同时用手工研磨制作三块平面板,三块互相研合,先是用钢制的刮刀小心地刮研凸出的部分,之后用磨石研磨,最后制成非常准确的平面。制作三块标准平面板的目的就是用三块板互相研合检验,找出其中一凸一凹的不平整处,再研磨凸出之处。再研合检验,再研磨······,如此循环,反复N次,直到这三块板的面无限接近于平面。”

    崇祯后世的老爹就是一个手艺不错的六级钳工,知道这研磨平面可是一件真正考验研磨者本事的技术活,当下问道:

    “这个时代,上哪里找八级钳工来为你研磨标准平面板啊?”

    王承恩说道:“皇上,这你就不明下情了。明朝的工匠就是靠手工吃饭,都是能工巧匠,为啥?没有这机器那机器啊。所以找几个相当于后世八级钳工的工匠轻而易举,方以智从北京带过来的伍清风就是天生的好手艺,南京的工匠也不错,我正安排伍清风带三个工匠在研磨标准板。有了这个标准板作为检测基准台,随时可以用这种标准平面来检查车加工件,就提高了车加工的加工精度。此外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塞规,量块等等,这些量具也要一一做出来,要做到标准化,实现互换性,需要时间,不过这个时间不会很长,争取一年吧!看就看那帮服兵役的童生和举人能不能尽快到位,还要看到位之后多久能够上手。有了人才,整个过程就快多了。历史上,直到1794年,莫兹利才发明了车床自动进给箱,到1797年,才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全金属的车床,到1799年,莫兹利的第一台螺纹车床问世。一直到十九世纪初,车床还是采用脚踏驱动,要到1810年后,莫兹利的蒸汽驱动车床才问世。前前后后发展了20年,车床才进化到后世车床的基本样式。我的大皇上,我的计划是一年之内完成螺纹车床,两年之内试制出蒸汽动力驱动的车床,这已经是***的速度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后世老是说什么跨越式发展,咱这已经是跨越150年的发展了,皇上也该满足了吧!”

    崇祯点点头,说道:“时间不等人啊,根据情报,清兵也已经研制出了拉火式手雷。清兵和李自成之间,恐怕马上又会开战,李自成的战力,还是不如鞑子啊。”

    “李自成不是在山海关和长城一带集结了二十万军队吗!清兵至少得准备半年吧,半年之后,我们的步兵炮、迫击炮应该已经下线,淘汰下来的弩炮式掷雷器就可以卖给李自成了。”

    崇祯一听迫击炮和步兵炮可以列装,松了一口气。心道只要保证和平建设的时间,等配备了步兵炮和迫击炮,那时候有枪有炮,新军也训练的差不多了,那时候即使鞑子南犯,绝对也讨不了好去。

    崇祯得寸进尺,马上又问道:

    “那大口径的榴弹炮之类,什么时候可以试制出来?”

    王承恩一看崇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得陇望蜀,不由得笑道:

    “皇上,我们的计划是,第一年内,重点考虑提高步兵的野战能力,特别是提高步兵对抗骑兵的野战能力,所以没有考虑在第一年研制重炮。何况我们之前不是已经讨论过袁崇焕的‘凭坚城,用大炮’战法吗!且不说袁崇焕这套战法完全是只能用作堡垒防守,没有任何进攻能力,要靠这种战法五年平辽纯属吹牛。实际上象红衣大炮这种又重又笨没有射击精度的重炮只有在攻城时有用,野战时的作用远远不如迫击炮和步兵炮。”

    崇祯的重炮情结也许就是拜袁崇焕所赐。在后世,崇祯也是一军迷,自然知道在大炮身管采用镗孔技术之前,炮身都是铸造,又重又笨,也没有管退装置,机动极其不便不说,发炮的速度也奇慢,也就是安装在堡垒里合适。重炮要随军机动反而会大大降低军队的机动力,实在是得不偿失。

    崇祯还是不死心,问道:

    “重炮做不出来,机枪怎么样?”

    “应该在三个月内可以做出加特林机枪,不过假如炼钢跟不上的话,做出这种机枪也白搭。高射速会导致枪管快速过热,没有好钢材,高射速枪管几分钟就要报废。还是等定王挂帅的平炉炼钢成功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