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石溶于水
我看到姚旭他们都走了过去,也走过去凑热闹。 他们在跟彭大叔汇报情况,然后他们说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石头,说着,为首的人打开了手里都布口袋。 这时我才看到他们手里的东西。 那是一块黑乎乎的东西,看起来很像是煤炭。 煤炭有什么好奇怪的,西汉的时候不就已经发现煤炭了吗? 港真,古时候天朝人们都跟开了挂一样,如果不是确实有古籍记载的话,谁能相信两千多年前的天朝人就已经开始用天然气、石油和煤炭了呢? 天朝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煤制工艺品,而且还发现了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 中称煤炭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首次中使用了“煤”这一名称。 石油一名最早出现于,在此之前有石漆、水肥、脂水等称呼。 差不多西汉时时期就发现了石油,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著记载:“上郡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这是目前世界上对石油最早的记载。 之后的中记载:“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县洧水也”。 北魏郦道元在中引用了这句话,并加上了自己的标注“:取着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然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釭甚佳,方人谓之石漆。”;“釭”字据称,乃“车毂中铁也”,即轴承。 唐朝李吉甫在记述玉门县石脂水时也说:“泉有苔如肥R,燃之极明。水上有黑脂,人以草取,用涂鸱夷酒囊及膏车。周武帝宣政中,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逾明,酒泉赖以获济”。 由此可见,由汉代至唐代已发现石油产地多处,并被用作燃料,以及作为车辆和水碓轴承上的润滑油,还用于润革和作为火攻的原料。 到宋代时,沈括把石油制作成了墨,同时指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必将被作为制墨原料而“大行于世。” 十四世纪初期,延长县就有石油井的存在;十四世纪初期成书的中这么描写,“在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兼治六畜疥癣”,又“延川县西北八十里,永坪村有一井……”。 一九零七年,天朝大陆第一口油井在延长县七里村打成;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情。 关于天然气的记载,最早出现于。 汉宣帝神爵元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中,班固自注说:“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 关于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最早的要数四川盆地;穿凿盐井时发现了天然气,机智的天朝人们干脆把它们用来煮盐。 西汉扬雄在中说:“临邛有火井,深六十余丈”,也有记载,临邛火井“昔时人以竹木执以取火”,“执盆盖井上煮盐得盐”。 火井即天然气井,天然气除被用来煮盐外,还被用以照明:“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 唐也记载:“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盖似今人秉烛,即水中自有焰耳。” 四川的天然气开发,自汉代以来一直进行着,从未中断,至清道光年间,已用竹、木、钻头构成的钻机,钻透四川气田的主要地层,建成了深达一千米以上的气井,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深、也是最早的人工气井。 “这个不是石炭吗?”姚旭看了下彭偃房,后者也是一脸不解。 “不是,我们试了下,这个点不着儿。”那个人说。 我仔细看了半天,怎么看都感觉是煤炭啊,怎么可能点不着呢? “这个是从寒心边上发现的,结果不小心掉进了潭水里,”他从口袋里摸出,那一块儿黑色的、鹅卵石大小的圆润矿石,“没想到碰到水之后居然慢慢地融化了。” 慢慢融化了…… 我想了想,溶于水这个设定怎么那么耳熟呢? 我忽然想起来了,是阿修罗——那种花会溶于水。 说起来他俩都是黑色的,这有什么联系吗? “会溶于水?”姚旭一怔,“难道是修罗果?” 修罗果又是哪儿来的奇怪的物种啊! 难不成这是阿修罗结的果子?
那种奇怪的植物还会结果子吗? “不是说修罗无果吗?”彭偃房也懵了。 “虽然说修罗无果,但是,它是会结果的。”姚旭说,“结果的必要条件,是附近有足够的水源。” 得有水源?阿修罗不是碰到水蒸气都会融化的吗? “但是它们不能生长在有水汽的地方,所以几乎没有人看到过修罗果。” 所以这又是个驳论吗? 想要结成果子必须得有水,有水的话花就会败落。 话说这个果子有什么用啊? 没什么用的话,结不结不无所谓吗? “这个果子可以抵抗火灼。”姚旭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是极佳的隔火燃料。” 原来是这样,有这个修罗果,岂不是再也不怕对方用火攻了啊? “我也不是没去过寒心,之前并没有这些东西……”姚旭皱眉,“难不成又是那些人带来的?” 说的就好像阿修罗遍地都是一样。我腹诽,周围全是大人物,我一个咸鱼还是不要吱声比较好。 “子卿,我跟你告假,我现在马上要去一趟寒心。”姚旭说,说完就要走。 “啊?”彭偃房一懵,忙喊,“你等下我,我跟你一块儿去!” “你就别去了,我拉上他们几个。”姚旭说,他看着我,“还不快点儿去准备?” “我也可以去吗?”我不敢相信地问。 “嗯,你们五个一起吧。”姚旭说,“现在我要全方面监视你和阿訚。” 原来是因为这个啊……我苦笑,抱拳行礼,“唯!” 溶于水的矿石,其实是有的__ 钠就溶于水咳咳,其实是燃烧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