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古玩帝国在线阅读 - 第六十一章 逛逛琉璃厂儿

第六十一章 逛逛琉璃厂儿

    转过天来,约翰和玲姐要处理一些帝国珠宝中国区总公司的事务。老杨和小薇拜访了百刀的艺林公司和一线藏拍总公司,又去看了看小玉的宝珍阁和古今配饰。俩人都忙的要命,没空打理他,他只好自己找乐子了,等着跟约翰和玲姐一起回T市。

    老杨和小薇把老色给揪出来了。哥们现在可滋润呢,现在是一线藏拍的总摄影师,手底下也一堆人呢,不过老杨来了一定得陪着啊。几日不见老色胖了一些,眼瞅着是公司伙食好啊。

    “cao,你怎么才来啊。哥哥我特想你呢。呦,这位是谁啊,还不给我介绍介绍。”老色说。

    “cao,你老哥升官我能不来看看嘛,都当总了,中午饭你请啊。这个啊是我小秘啊,你叫小薇吧。”老杨说。

    “切,谁是你小秘啊,要不是看你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的份儿上,我才懒得理你呢。”小薇说。

    “哈哈,小薇是吧,你好,你好,叫我老色吧。”老色说。

    “哈哈,色大哥,胖子提起过你,你名字太有个性了,不过还是改改吧,要不女孩儿们哪儿敢跟你接近啊。”小薇说,小薇性格开朗,跟谁都是自来熟。

    于是三人有说有笑的找个饭馆吃饭,聊聊最近的近况。吃完饭,当然是老色结账,要不能让老杨给数落死。

    老色出来一上午加一中午了,眼看都快下午2点了,老杨也不好意思让老色陪他一整天,于是让老色回去忙了。老色让老杨有空就过来玩,别成天窝在T市,跟老鳖似的不出来。说完了让老杨一脚给踹跑了。

    老杨发愁啊,这上哪儿去呢,小薇提议说去逛商场,老杨只好陪着去,逛了1个小时老杨就受不了了,天啊,这哪是人干的活儿啊。在商场里杵着,跟二百五似的,小薇倒不拿他当外人,挑内衣,都带着老杨去,当然不咨询老杨意见,就是让老杨陪着而已,老杨这个难受啊。

    最后老杨实在受不了了,跟小薇说“您老,饶了我吧,我服了,您自己遛着,遛够了,您回头给我打电话成不,我真受不了了。”

    “切,就你这点耐性啊,那你以后怎么跟小玉溜啊,同志,配女士逛街,要任劳任怨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继续进步啊,算了吧,看你那难受劲儿的,赶紧走吧。回头来接我啊。”小薇说。

    老杨头也不回的撒腿就跑,等开上车了,老杨想,去哪儿呢。想了一会儿,老杨想起了目的地,一溜烟直奔。

    老杨要去的地方是BJ的琉璃厂,这可是历史悠久的地方。实际上从历史上远在辽代,这里并不是城里,而是郊区,当时叫“海王村”。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到清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现在的MTG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清初顺治年间,在BJ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BJ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老杨对琉璃厂是久闻其名了,这次来是必须要看看。琉璃厂分两条街,中间一条大马路隔开。老杨好半天才找到停车位,下了车先顺着一边儿街开始逛。老杨进了几家店,没发现什么好玩意,但倒让老杨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条街有半条都是荣宝斋的店铺。

    荣宝斋可是大大的有名,荣宝斋,前身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后于清光绪更名为荣宝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松竹斋的创办者是一个ZJ人,姓张,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银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后为琉璃厂内最出名之南纸店,因其承办官卷、官折而得名。后因经营困难,清光绪二十年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后荣宝斋又以其绝技“木板水印”闻名中外。荣宝斋现在的新匾系我国著名书法家郭沫若所书。

    既然到了荣宝斋老杨自然要逛逛,逛了一圈,发现荣宝斋以字画为主,对于字画老杨一项敬而远之,研究不深,只能看个热闹。

    逛完这条街,老杨走过过节天桥来到另外一条街,这条街上小店很多,老杨进了几家,没什么太感兴趣的,于是又进了一家小店。

    小店不大,20几平,摆着不少东西,店老板是个中年妇女,看有人进来也是爱搭不理的,任老杨自己看。

    老杨看着看着,看到地上有几块板子,都是镂空雕的,亭台楼舍,花鸟人物,而且都描着金,有部分脱落了。老杨知道这几块东西应该是老年间的窗板,应该是江南那边的风格。

    老杨让老板娘拿给他看,老板娘递给他几块。老杨上手一掂,分量不错,看看细部,木窗板麻酱将色,有明显的牦牛纹,外带着有点点金星,这是紫檀的特征,老杨征的老板娘同意后,拿着窗板一角,在店铺的白墙边上稍微蹭了一下,墙上留下了麻酱色的一道。没错了肯定是紫檀的,不是红木的。

    老杨在看雕工,雕法老道自然,布局合理,有层次看,应该是苏作或者广作的东西。

    老杨问老板娘。“老板娘,这几块板子什么价儿啊?”

    “看你看了半天,也是玩主儿吧,这几块儿都是上好的大清紫檀窗板,你可着四九儿城的找吧,绝找不到第二家,你有心要一块儿8000,这是五块,一共4万。”老板娘说。

    “我天,您这价可够高的啊,这不是紫檀的吧,红木的啊,不值这么多吧。再说了,您看这描金都脱了啊。”老杨揣着明白装糊涂。

    “兄弟,你甭跟我这儿打马虎眼,是不是紫檀你我心里明白,褒贬是买家,给句痛快话儿吧。”老板娘说。

    “那。。那。。什么,您看这彩确实脱了,您看还有点裂呢,这样把5000一块儿,我包了。”老杨明白,今天碰着明白主儿了,想捡漏门儿都没有。

    结果俩人是讨价还价了半天,最后是6000一块儿,一共5块儿,3万银子。

    老杨认了,拿出卡来划走3万,BJ就是这样,卖古玩的开店的,都能划卡,你就算拿出国际VISA照样能划,这是其它地方古玩市场没法相比的。

    老板娘利落的把5块儿板子给老杨包起来,一样的破报纸,中间捆了点尼龙草,嘴上还说呢。“兄弟,你算买着了,这东西现在不好找啊,以后用嘛再过来啊。”

    老杨提着板子出屋,还算满意吧,价格上应该算是顶着拿的,没占什么便宜,不过大清紫檀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有总比没有强吧,谁也不可能天天捡漏啊,再说了拿这东西也有老杨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