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帝汉孤君之废材汉献帝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七章 拜师

第二十七章 拜师

    第二十七章拜师

    还没有等刘协去找刘辟打听貂蝉的下落,又有小太监来报,董太后宣让刘协立马去拜师好好的学习,不要随着性子乱跑!显然董太后在看到汉龙卫的密报后,误认为刘协是因为没有好老师,所以玩乱了性子,才跳河玩了起来,不是真的自杀,而是不懂跳河之害,说到底是因为无知,才导致了刘协跳河自杀的那一出闹剧!

    刘协接到这个宣旨后,心中有些迷茫,这被关爱的人误会起来的感觉还真的不好!其实他想说跳河自杀真的是他那时候的真实想法,只是现在因为诸多原因他不想死了而已,所以先在刘协迷惘了。

    而与刘协同样迷惘的还有现在正准备做刘协老师的蔡邕!

    蔡邕已经到了董太后宫苑,正准备为刘协授课,听董太后点名要自己为刘协授课,心中都为吃惊,暗道董太聘自己为师是假,预借士子之势与刘辩争帝是真,蔡邕心中清楚,可毕竟忠于汉室,如今天下动乱在即,能者为帝才是大汉之福,虽刘协是次子,自身边官宦传言灵帝欲立他久已,既是如此虽然有些不明智,但是现在董太后已经开口了,自己也就上了这一条不归的船!

    蔡邕授课当天,对刘协认识都有加深,彼此惊讶不已,刘协不过六岁,便是神童也不能如此厉害,不仅熟读四,连《礼》、《义》、《春秋》也能倒背如流。

    看着蔡邕如现神童般的表情,刘协暗自笑,自己前世可是修真之人,虽然是修真的废物,但是自己的记忆力也不是凡人能否比拟的,想前世自己一岁就开始学习那些拗口的功法与法术,对于这些还算比较顺口的汉文,还不是轻松搞定,看来虽然自己是修真的废物,在前世六年的修真生涯中没有修炼出一丝法力,一点修为,但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至少在死记硬背上有点长处。

    就在这第一日待蔡邕于自己相熟,渐渐表露惊讶之意,董太后召蔡邕宫中给刘协授课,一个不小心就给刘协谋到一个后来为刘协抛头颅洒热血的老臣。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汉末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之父。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穿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据说石经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1000多辆。

    他年初遭宦官诬陷,近日在董太后有意安排下复归尚一职,兼皇子博士,为刘协之师。

    蔡邕观人无数,遇到刘协也暗暗称奇,问刘协:“皇子殿下既熟读四五经,不知皇子殿下对‘治国必

    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

    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如何理解?”

    蔡邕见刘协年幼已然如此聪慧,勤奋好学,又得灵帝和太后喜欢,只道天怜汉室危急,降下明君助汉室重振威名,心中有辅佐刘协的想法,以后的岁月里一直想试探刘协内心才智,只是刘协虽有明君之相,可终究年幼,能够奋多学已属不易,拿《论语》中的精辟之句相询问,确实有点刁难得意思,二来也是为了让这个刮目相看的小徒弟,知难而更加勤奋学习。

    刘协暗自笑,自己可是一个记忆超强之人,刚才自己随意翻看书本的时候,一目十行,已经把所有知识都铭记于心!

    心中虽然这么想,可要想实现自己去早点下课,去找貂蝉的计划,这个时候也必须回答点什么,即使故意出点小错,也要让对面这个教育自己的小老头震撼一把。

    刘协当下娓娓道来:“想治理国家必须先懂得治理自己的家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孝顺之人懂礼识法可以为君分忧,若生养自己的父母都能不能孝顺,那又怎么能够忠于君主,是以为百善孝为先,无孝则无德尔,若人有能耐却无品德,为贼也为弟者当事兄长,所以一个人能不能用,先看他有没有德,其次看其才华”

    蔡邕继续问道:“既然如此,皇子殿下是愿意事兄还是属意为太子,执掌天下?”

    刘协暗笑,就知道你这个大儒要问自己这个问题,道:“天地君亲师,天地为大,君次之,亲师再次之,我若为世子可定天下乱势,对民对天对地都是善事,如果父皇有见我此才能而立之,我当尽全力而为在我心中,事天地事君父强于事兄长”

    蔡邕听到刘协的回答,略微呆滞,对六岁幼子能够说出这种话实在是非常惊讶,此时蔡邕早已想大声叫好.只是为了不过早的上这一条不归的船,蔡邕尴尬沉思起来。

    刘协急忙上前来了一句,亲爱的老师,今天是第一天上课,你看我对于书本也已经略懂一二,是不是可以下课了啊!然这个蔡邕此时还在震撼中,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否上这个不归船,但却急得刘协不知道如何是好。

    而此时听门外有太监宣太后驾临,二人瞬间才统一了频道,给董太后行礼,董太后已然走了进来,看见蔡邕在刘协面前有协迷惘之色,暗暗吃惊,问道:“蔡邕怎么了,是我家刘协资质差,没有担当重担的能力吗?”

    蔡邕知道董太后有意立刘协为世子,毫不隐瞒地说道:“臣拜服皇子殿下之才”

    董太后大为高兴,笑道:“你可愿意好好的教导协儿?”

    蔡邕声道:“臣愿意”

    董太后乘机规劝刘协,道:“协儿,既有蔡邕相授,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不要再胡思乱想,做傻事情了,其他的我和你父皇会安排的”

    刘协早就在自己接这个魂穿任务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做皇帝,想了片刻还是谦虚的道:“我既然为弟,若父皇诏令我为太子,我当尽力,若无诏令,我绝无此心,不过其实我内心中,还是不愿意做太子,毕竟现在天下太乱,立嫡可以安天下之人心”

    蔡邕喜而心道:“上刘协这条船,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刘协并不是一心想要做太子,也许自己上这条船不一定就过于危险?”

    刘协知道场中太后绝然倾向自己,便毫无隐瞒他们说道:“我若与兄争世子之位,以父皇、太后及诸公之力,亦有五分胜算,可正如蔡邕所言,家不安何以安国家,此时相争徒令各地诸侯耻笑当下局势,黄巾未除尽,诸侯割据之势尤盛景帝之世,我如能在外领兵占据一郡之地,随时进京勤王护佑我汉室才是真心为我大汉着想”

    蔡邕却大惊,问:“皇子殿下若要出外封藩,怎么可能执掌一郡之地?”心道看来是小看了这个刘家皇子了,看来他还是想执掌天下,与其兄一争高下。

    董太后冷笑道:“外人乱子都可随意执掌一州之地,我孙儿如何不能,虽祖制有碍,然现在局势比之当年七藩之乱加险恶,昔日七藩尚且都是刘氏王亲,如今各地掌权割据者还有几人是我皇室血脉”

    其实现在的蔡邕和董太后都误会刘协,因为刘协想外出,并不是因为他的野心,因为他早就知道自己会成为皇帝,而且是大汉的最后一个皇帝,他想出去,是因为自己跳河一事,自由已经被剥夺了,与其在皇宫这个被约束,连想找一个人打听一点事情都不能随意,以后有什么泡妞想法更是不可能了,于是与其在内被约束,倒不如在外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