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马腾天下在线阅读 - 第99章 多勒详说法门寺

第99章 多勒详说法门寺

    中使说:“此乃是佛门丛林,信奉佛教之人出家修行的地方。

    京城有个白马寺,此处有个阿育王寺,是咱大汉最出名的两个地方。

    自明帝敕建白马寺以来,有多位高僧自西域而来传经讲法,朝庭上、皇宫里有许多人信奉佛法。

    寺中之人,最是慈悲不过,我等外出宣旨,凡是路过此地,均不在城中歇息,却要在此落脚,听那大和尚讲解一番。待会见了主人,均要依他规矩,不可造次。”

    众皆称诺。

    众人正在说话间,忽听得寺内鸣钟击馨,梵音缭绕,马腾听了不由心中一颤,顿生欢喜。

    这时,只见一个胡僧,身着袈裟,徐徐降阶,缓缓走到众人面前,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贫僧多勒欢迎各位施主。”

    愚奇慨叹佛祖慈悲,曾赋诗云:

    本在弥勒院,又是兜率天。

    为度凡尘子,现身在人间。

    中使躬身合什,恭敬地说:“我等今日却又要麻烦大师了。”

    马腾等遂依中使样子,齐齐向多勒行礼。

    多勒笑道:“寺院乃是天下人的福田,千人来得,万人住得。凡进我门者,皆是与我佛有缘。”

    马腾见这多勒和尚,长得虽迥异于中原之人,然面容恬淡,处变不惊,一双眼睛透着中和浑厚之气,让人颇生亲近之心。

    多勒转身,刚欲引领众人入寺,中使却道:“各位将军所带兵器,均是杀人无数,血光冲天,是否留在寺外?”

    石山第一个不答应,怒道:“我等兵器,片刻离不得身,你却要我放在哪里?”

    “无妨。”多勒和尚言道,“我看诸位将军气宇轩昂,目无邪色,应是为国杀敌。

    兵器虽说沾染了诸多人的鲜血,然这也是一番机缘,待晚间多勒将之超度即可。

    那些丧身诸位刀下之人,今日能得闻我佛正法,脱离地狱,从此种下阿赖耶识种子,也是他们的幸事。阿弥陀佛!”

    来到门口,马腾问道:“多勒和尚,请问你们这里为何是三个大门?这可有什么说法没有?”

    多勒道:“施主慧眼如矩,天下佛门均是如此。

    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是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门者通也;解脱即是自在,即是涅槃,即是成佛。

    何以成佛?从这三门入。

    若能我见皆空,则会不起着于相,可无所欲求,终会成佛。此乃是我佛门以物表法之意。”

    马腾道:“多谢大师赐教。我刚才听中使说了白马寺的由来,不知这阿育王寺缘何而来?”

    多勒道:“这里有个传说。”于是多勒和尚向马腾等人说起了诸般由来。

    相传,殷周时的扶风地区,有个小村叫美阳村,村中有一青年叫法阿门。

    他痛心豪强横行,盗贼四起,民不了生;他笃信天竺传来的佛教,可以教化民众行善积德,普渡众生。

    于是,建立“教坛”,演化佛教,一时从者甚众,后被当权者以“蛊惑民心”为由所杀。

    释迦牟尼得知此事深为感动,对阿育王说:“我入化后,将我体断成四万八千块,一块送往东土周朝法阿门的故居。”

    再说公元前二五九年,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一了北印度诸国,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同时举行了佛教历史上第三次,也是最隆重,最具开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集结。

    最后,决定打开大般涅槃堂,取出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派出僧众和信徒持舍利与佛经到国内偏远地区和国外,布道施法,弘扬佛教。

    秦始皇元年仲秋,西域沙门僧释利房等一行十八人,手捧盛装十九份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宝匣,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向东土中国走来。

    话说西域沙门僧释利房等一行十八人,于秦始皇四年来到中国西部周原腹地。

    在晚霞退去,夜幕覆盖大地时,伟大的佛陀显身:“暂不要将我残存rou身显示于世。等众生普度,万民归佛后,再显我灵骨吧……”

    最后,众人一致同意,先将佛骨舍利全部埋入一座高高的“圣冢”之下,然后再到咸阳面见秦王。

    谁料面见秦王赢政之后,宰相吕不伟以“惑乱民心,毁我大秦”为由,将释利房等人打入地牢,所带经卷物器全部烧毁砸烂,弃之于野。

    幸而有一丈六金刚打破牢门,搭救了众僧,他们终于又鼓起了勇气,并决定一行十八人分四路,以秦都咸阳为中心,分别向南向北,向西向东,疏散民间,秘密与众说法布经。

    到每年的四月初八——佛诞日这天,在周原腹地美阳的“圣冢”前会面,交流各自的传法经过和布道经验。

    由于缺少经书,只凭口传,佛法的普及面难以扩大,直到他们十八人先后去世,佛法在中国都未形成气候。释利房等人的遗愿还要在几百年后才能实现。

    转眼已是后汉永平平七年,孝明皇帝刘庄,召令群成臣谋议,如何才能将佛法引入大汉帝国。

    即遣羽林郎蔡愔,博士弟子秦紧景、王遵等十二人,进入西域,寻找佛门弟子,求迎佛法。

    经过近两年的时间,终于在月支国发现了乘白马携释迦牟尼真像和“四十二章经”的沙门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

    孝明帝永平十年秋,将迦叶摩腾、竺法兰迎奉安置在洛阳西郊外,以国礼相待,并请二位高僧住院翻译佛经,与帝说法。

    明帝并诏命为二位高僧修建白马寺。由于孝明帝对佛法的尊崇和支持,佛法从此流通无阻,绵绵不绝。

    汉桓帝建和二年,西域安息国的高僧安世高,又来到了中国。

    当安世高来到周原腹地的美阳城外时,夜晚三更时分,忽见破屋窗外一片霞光五彩缤纷,直冲斗牛,安世高激动万分,察看四面田野中间高高地隆起一堆黄土。

    这个隆起物到底始于何时,怎么会有佛门圣物的灵光,难道……。安世高不再久留,他日夜兼程赶赴东都洛阳,面见汉桓帝刘志。

    桓帝听后自然异常高兴,立即令白马僧静安法师等人跟随安世高到关中挖掘荒冢。

    只半日工夫,便挖出八块带有梵文的青砖。青砖上的梵文为西域僧人释利房所书,文字中叙述了他们一行十八人来中国的历程、圣冢的发现经过以及释迦牟尼的真身显世和叮嘱。

    当然,最重要的记述,还是在青砖之下三尺的地方埋藏的十九份佛指舍利。

    很快地,盛装十九份释迦牟尼佛骨舍利的宝盒被挖掘出来。安世高泣不成声,赶紧送到京都洛阳。

    汉桓帝一见惊喜万分,于是下诏在宫中建造浮屠,以示供奉。

    安世高为了使佛法迅速传播,进言桓帝:“请陛下诏令,将宫**奉的佛骨舍利分散于九州大地,建造精舍庙宇供养,佛陀的圣光将普照整个华夏,大汉帝国将会出现四海无波,八荒来服的鼎盛景况……”。

    桓帝拨出官银,命静安法师随安世高一道筹措分发佛骨舍利及在各地建造佛塔寺院事宜。

    二人领旨后,决定先在关中的周圆腹地的“圣冢”之上建造宝塔,并在四周修筑寺庙,在塔下挖掘地宫,以存放佛骨舍利。

    很快的,周原腹地的荒冢上,架起了四层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