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耐心解说族兵事
上回说到杨幂欲请马腾帮他训练一支族兵,马腾不允。 杨幂急道:“兄弟,就算大哥求你了! 你看这么多年来,氐人夹杂在各路强敌中间,几经磨难,有好几次差点有灭族之危。 当时有家父在,尚且是如此;我自忖在各方面比不上家父,今后若是面临危险,何以自保?” 马腾深沉地说:“以前是以前,今后是今后。 起码在未来二十年内,你们不会再出现这种状况。 这二十年里,有我罩着你们,那种混乱的局面不会再有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在这二十年里,你们族人还不能自立自强,再受人欺凌还有什么话可说?” 杨幂说:“着啊!要是象刚才兄弟所说的,今后我们富裕起来了,但若是没有一支强兵,周围的人岂不更是虎视眈眈? 要知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有强兵,家有万贯也保不住啊!” 马腾说:“致力民生,是官府份内的事情;保一方平安,更是各级官府职责所在。大势所在,你担心什么?” 杨幂没听明白马腾话里的意思,又说:“兄弟,我这么多年一路走过来,说句你不愿意听的话,官府是靠不住的。 有你在,自然没事;但你能在张掖做几年官? 你若是高升调任,我找谁去? 以前家父在时,也曾想过结交官府,倚为靠山,但事过境迁,往往是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求人不如求已,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自然会另眼相待。所以说,还请兄弟三思。” 马腾无奈,只得说:“大哥,你没听明白我话里的意思。 说句大言不惭的话,自从我来到张掖以后,张掖的天就变了。 以前那种各自为政、弱rou强食的混乱局面将一去不复返了。 过一段时间,我要召集各县议事,其中就包括民族问题、土地问题、吏治问题等等,把这些年来张掖最集中的问题一一摆在桌面上,集中大家的智慧,拿出解决的办法,并切实贯彻落实下去。 今后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监督这些办法执行得怎么样,若是有顶风而上的,露头就打,并且今后一直保持这样一种态势。 河西地方,民风本来淳朴,虽说有些彪悍,但我会引导他们走上正轨,这既要靠政令,又要靠教化。 我打算用上个几年时间,把张掖治理得河清海晏。所以说,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杨幂还是摇摇头,说:“兄弟,你说的话我信。不过在草原之上,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 这是几千年来颠扑不灭的道理。 打个比方,你看在觻得县,那些个大地主,几乎是个个家中都豢养着家兵部曲,少的三五十,多的上百. 我想,他们可能也和哥哥我一样,有那种担忧吧?” 马腾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说道:“大哥,我跟你说,这也是我今后着力整治的一个地方。 以前,大家对这些个地方豪强豢养家兵部曲熟视无睹,任由他们在下面胡作非为,以致出现了这许多个人命案子。 这都是地方官吏纵容的恶果。 以前大家在这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致出现了他们纠集人马攻击地方官的恶劣事件,这说明了什么? 这些人私欲为先,心理膨胀,胆大包天,不只是刺杀一个地方官这么简单,这是挑战朝庭的权威!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会借着各县议事这一机会,在张掖全郡集中清理整顿地方豪强劣绅豢养家兵一事。 别的郡我管不着,但今后但凡是在张掖地面上,不允许任何人私自豢养家兵部曲! 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个崔自当,一个杨霸,今后难道说我还会容忍这种局面?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是我的底线,谁也不能触犯。” 杨幂一时无语。 马腾缓和了一下气氛,说道:“不过通过山丹这件事,我发现氐兵的素质还是不错的,若稍加训练,定会成为一支精兵。 我有个想法,跟大哥商量一下。 我想从你们族中,在十六至二十岁的人中间,选出一千名弓马娴熟之人,组成一部,纳入张掖精骑兵之列,这个校尉,你若有意,可由你来担任。 不过,既然纳入了张掖府兵,那就不是你们氐人的武装,而是朝庭的兵马; 你虽为校尉,但朝庭有法令,军队有制度,一兵一卒的调动都须由我最后决定。你考虑考虑怎么样?” 杨幂惊喜道:“兄弟的意思,我也能当官?” 马腾笑道:“几百年前陈胜吴广就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不过是一个乡村少年,如今已是地方守牧,何况大哥是一族豪帅?” 一说及豪帅,杨幂即神情黯然,道:“我若走了,族人怎么办?” 马腾说:“这个不耽误。你可委一副手,一般的事情由他处理,大事上自然还由你来决断。” 杨幂一听,说:“兄弟这个办法好。说实话,对族中一些琐事,我已是十分的不耐烦。 这样一来,就好多了。兄弟,你的主张我同意。回去后我即召集族人商议,一有结果就来告诉你。” 马腾说:“好。不过有件事我得提前说到前头。 我们精骑兵有精骑兵的规矩,在人选上,要优中选优,全凭个人本事说话; 二是初选的这些少年,没有带兵经验,我得从另外几部中调任。 等过个几年,下面的士兵经过历练成熟了,再鳞选各级军官。” 杨幂道:“这个自然,一切全凭兄弟作主。” 这正是: 苦中婆心说强兵,一切尽在掌握中。 私情国事两不误,可惜未留在汗青。 --------------------- 杨幂兴致勃勃地离开了觻得,乐熹则忧心忡忡地从日勒来到了郡衙。 一见乐熹来到,马腾很高兴,特意着人将永嘉先生从新城建设工地上请回,一同接见乐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