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在线阅读 - 0011,久别重逢(二)

0011,久别重逢(二)

    比如现在这种局面,秦军要想攻占赵国,其一就必须攻下赵国跟秦国接壤的几个重镇。其二,就是攻下赵国都城邯郸。

    邯郸可以久攻不下,因为这一点赵政跟诸位大臣早有准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也不奢望能在一年半载之内攻下赵国。

    但是,只要他们占据赵国跟秦国接壤的几座小镇。那么秦国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向这些小镇输送粮草和兵源。到那个时候,不管赵国有多少兵马,全都会被秦军围困在邯郸城内。

    跟赵国开战已有一年之久,每次赵政去赵丹的寝宫,赵丹都会向他问起战况如何。

    他曾答应过赵丹,有朝一日攻下赵国,绝对不会为难赵国皇室。但有一点,如果赵国皇室不肯逃走,就不要怪他手下无情。

    打仗就是如此,不管是敌是友,到了战场就只有生与死两种结果。他已经给足了他们时间,既然他们选择死战,那他身为秦国国君就要对得起死去的秦军将士。

    公子扶苏学什么东西都特别的快,就在他周岁生日那天,赵灵儿拿着两样东西想让他选,一样是剑,一样是笔。按照祖制规矩,每个孩子满周岁时都会让他做出同样的选择。如果他选择了剑,那么父母就会把他朝兵法方面培养,将来也好能够成为驰骋沙场的将军。

    如果他选择了笔,那么他的父母就会着重培养他的琴棋书画。不说将来做一个纵横四海的谋士,至少也是享誉一方的能人志士。

    但公子扶苏并未选择其一,他左右握剑右手持笔,那一样他都不丢。赵丹看到这一幕后唉声叹气,而赵灵儿看到这一幕时是眉飞色舞。至于赵政,在他残存的童年记忆里,他当初似乎跟扶苏的选择一模一样。

    既然一切皆以注定,赵政自然也不会勉强自己的孩子。给扶苏请最好的老师,传授他琴棋书画以及纵横四海之术。然后再给他安排几个顶尖高手,从他三岁时起就教他习武。

    知道他体质弱,所以御医每天晚上都会把扶苏泡在药池里。那里面放着各种名贵草药,他若不是出身在帝王之家,恐怕也付不起这耗费天文数字购来的名贵药材。

    公子扶苏一直都很听话,而且从来不会惹赵丹生气。赵灵儿的心思赵丹自然知道,到那时她执拗的不肯说真心话。其实她喜欢赵政,而赵丹早就知道。在她还没有决定嫁到秦国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但是她又能怎么办呢。

    赵国想要跟秦国联姻,目的就是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关系。赵灵儿从小在山里长大,虽然也是赵国公主。但是她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筹码,所以赵王是不会让她成为赵国用来联姻的人选。

    不能成为用来联姻的人选,但是赵丹又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meimei留在赵国。她生的那么水灵,今后一定会有很多人打她的主意。所以她想了一个两全其美之策,让赵灵儿以婢女的身份跟她赶赴秦国。

    有夏玉房跟她一同前往秦国,她有七成的把握可以留在秦国。再加上一个赵灵儿,她能留在秦国的把握提升到了九成。

    不过话说回来,她确实没想到夏玉房会那么做。如同现在的李霓裳一样,她们本都可以有一份安逸的生活。相夫教子安度余生,根本就不需要把自己困在心牢之中。

    夏玉房喜欢赵政,所以她可以为了他去死。而且还死的那么干脆,根本就不给赵政任何补救的机会。在她死后,还不忘帮赵丹巩固在秦国王宫的地位。甚至还劝赵政,今后一定要立赵丹为皇后。

    至于李霓裳,她一直心甘情愿陪在赵政身边。那怕赵政一直忽视她的存在,那怕赵政一直只把她当作家人看待。可她无怨无悔,甚至已经做好了要这样陪赵政一辈子的准备。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爱不知所依,至死不渝。

    赵丹不是没想过劝劝赵政,可是好多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认识赵政也不是一两天了,赵政的脾气她自然清楚。就像现在这种局面,赵政是绝不可能为任何人做出改变的。

    赵丹听说赵政要在咸阳城新建一座宫殿,这座宫殿是他早就准备建造的。宫殿的设计图由赵政亲自完成,据说那张图早在几年以前就画好了。只不过那时候的秦国很不稳定,所以这件事一拖再拖就拖了很多年。

    现在也只是开始准备所用材料而已,据说是要在一统六国之后才会开始建造。旁人口中的话可信度不高,所以赵丹专门就此事问过赵政。

    后来她主动承担起了准备所用原料的事务,因为这件事的确是赵政早就做出的承诺。虽然对方已经不在了,但是赵政必须要兑现这份承诺。虽然有点儿晚,但是做了总比不做要强不是。

    两国之间的战事持续了一年之久,李牧跟王翦不相上下,司马尚跟杨瑞和不分伯仲。他们都想速战速决,也都在想尽办法寻找对方的破绽。

    战事持续的越久,对双方的消耗也就越大。不过秦军准备充足,单凭现今国力,耗上个三五年也不成问题。不过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赵国,秦国的最终目标是统一六国。

    俗话说,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永远不可能成就让人刮目相看的霸业。

    相持不下终究不是办法,赵政有足够的耐心等下去,但朝中大臣已经开始按耐不住了。越是不会打仗的人就越会添乱,越是事不关己的人就越会说风凉话。

    满朝文武当然不全是志士能臣,总会有几个草包蹦出来瞎哔哔。你不听他的他就一直哔哔个没完没了,然后就会搅乱的人心烦意乱,最后也让你跟他一样失去耐心。

    赵政有这份定力,但是其他大臣们罕有这份定力。所以他们开始变得摇摆不定,一方面支持继续跟赵国就这样耗下去,一方面又想让己方将士马上结束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