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荀令天下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三章 郏县境况

第四十三章 郏县境况

    辛毗笑道:“可还记得高祖皇帝与淮阴论兵?”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了,出自《史记》,荀续七八岁的时候就熟读了,如何不知道。

    这个典故的梗概大概是刘邦与韩信品评天下诸将之能,刘邦就问:“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马?”韩信想都不想道:“最多十万。”刘邦又问:“那你呢?”“多多益善。”

    两汉士人对于汉高祖刘邦的评价跟后世许多以为的“流氓小混混”大不一样,他们认为刘邦是一位旷世奇才,是天下英雄之魁首。荀续的兄长荀悦就曾经说过,刘邦是“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

    司马迁甚至认为他是传说中的“大圣”。

    荀续对于刘邦不曾细细推敲过他的经历,但也知道,此人绝非池中凡物,看了辛毗一眼,问道:“佐治阿兄的意思是……”

    辛毗笑道:“以高祖皇帝之英明神武,犹且只能率领十万之众,你道波才有几分本事能够在汝颍之间率领十余万人长久纵横?”

    荀续点点头道:“不错。黄巾贼众之所以能够集结,多是因为张角妖道,而非波才之能,颍阴、阳城、阳翟等军备诸县久攻不下,还被三兄领人大败而回,恐怕波才麾下心中不服的人也不会少了。”

    “天时地利人和,尚未接战,先失人和,此波才贼众取败之途也。”辛毗微微一笑,又道:“郡南诸县,妖道盛行偌久,故而一旦发难,无知黔首争相效法赞颂。黄巾贼众攻破县府,开仓放粮,因而在郡南多有支持者。不过也正是因此,黄巾贼必败于此。”

    “佐治先生此话怎解?”跟在荀续身边的张飞奇道。

    “人都是这样,获得了好处,自然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好不了说几句好话。波才率众攻破县府,开仓放粮,这便是在贿赂郡南的百姓。百姓自然说他的好话。可是如今波才丧师败绩,率领着十余万人在郡南流窜,他们的粮草被承若一把火烧了大半,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

    “只能就食于当地。”荀续双眼一亮道。

    “不错。黄巾刚刚起事之前始终给郡南百姓带来许多的好处,这些人已经拿惯了好处,一旦黄巾再度回归,前面一段时日必然还能箪食壶浆,踊跃欢迎,可是只要时日一长,当地的百姓必然开始打起小算盘。到时候,十余万黄巾,不战自乱。”

    辛毗的分析方法跟荀续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他们两个人看问题,从来没有什么仁义道德,只计算好处,只计算人性。

    荀续皱着眉头,轻轻一叹道:“我只怕朱中郎将匆匆与战,大意轻敌啊。”

    辛毗一扬眉笑道:“那就是他的事情了。我们慢慢来好了。”

    他话音未落,便听到远远有个小校骑着马匆匆赶过来道:“荀君——荀君——司马下令,拔营启程!”

    辛毗不由得大笑起来,一拍手道:“得,又是一个没有想明白的急性子。”

    荀续也笑了:“我们乃是引路的先锋,老是在阳翟带着也不像话啊。”

    他跨上战马,对身边的张飞下令道:“张飞何在?”

    张飞站在马下,连忙肃容抱拳大声道:“张飞在。”

    “传令,一刻之后,全军出发。”

    “诺。”

    张飞径直去传令不提。

    先锋营的营寨不需要收拾外边的木栅,因为后面还有中军和后军,都能够用得上。只需要将营帐等物品收拾好装上车边可以了。

    张飞和荀猛二人领着游弋曲什么都不用收拾,跨上战马便率先出发。游弋曲的作用就是仗着胯下的战马速度快,一身的装备轻快,利用速度进行侦查。

    阳翟等地虽然属于汉家领地,但是黄巾之围刚刚才解开,荀续又是个小心谨慎的性子,游骑广撒,方圆二十里都在探查范围之内。

    阳翟去父城,一路向着正西南的方向,中间只有一个郏城县。中间的道路平坦,只有区区八十余里,比起到阳城还要近一些。

    不过荀续等人还是需要在郏城县休息一晚,倒不是因为贪图安逸或是辛毗的策划,而是因为要渡河,需要准备船只。

    阳翟在颍水以南,郏城在汝水以北,父城在汝水以南。

    波才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知道一条河对于战场的影响有多么大,抢滩登陆的难度与半渡邀击的风险都是最基本的军事知识。

    因此虽然颍川的黄巾军已经顺利攻占了郏县,却因为郏县孤立在汝水以北,不得不放弃,而一同在汝水以南的父城、昆阳、定陵、偃县、舞阳等地则连成一线,十四万大军游走其间,休养生息。

    与郏县一样待遇的是襄城县,它也是被攻陷的县之一,因为位置在汝水之北,只能放弃,而襄城县下的氾城因为在汝水以南,因此始终还是被波才握在手中。

    荀续跟着傅燮进了郏县。郏县此前的一众官吏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整座城池处于一片自治状态,傅燮领着人进城时,出来迎接的是十来个六七十岁拄着拐杖的老者,须发皆白,在风中瑟瑟发抖。

    傅燮和荀续对视一眼,连忙下了马,走到那些老者面前,抬手一一扶起他们。

    傅燮问道:“诸公,不必如此大礼。”

    汉家规矩,七十以上的老者见皇帝不跪,连皇帝都不用跪拜,更不用说他们几个区区不足千石的小官了。

    那几个老头却面面相觑,有个老者说道:“将军何来?出迎来迟,死罪死罪。”

    这些轮到傅燮傻眼了。

    他是凉州人,从小胡汉杂居,西域不少话他都能听得懂,又曾经在太学读满了两年,洛阳官话也听得懂,可是到了中原腹地,遇到方言真就懵了。

    荀续连忙替他翻译,他因为小妾夏观音的缘故,多少懂一点凉州口音,又从小学习说洛阳官话,与傅燮交流起来没有问题。

    十几个老者和西凉人傅燮,在荀续连比划带猜地翻译之下,勉强算是交流成功。

    送走这些老者,荀续不由得苦笑道:“太平道啊太平道,说一句蛾贼,当真丝毫不负这个名字。”

    傅燮也是愁眉紧锁,点点头,沉声道:“郏县四大姓,纪、候、臧、铫,一夕覆没,正是天下苍生之大不幸。”

    颍川郡的土特产就是豪族名士,小小一个在后世声名不显的郏县,追根究底起来,分毫不必其余大名鼎鼎的城市逊色。刘邦麾下大将代主而死的纪信,说服项羽定下楚河汉界的候公,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二的铫期、臧宫都是郏县人。这些人的后裔在两汉士族豪门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说一句贵不可言分毫不过分,然而黄巾一来,这四大家族无一人投降,几乎全灭。

    相传,张良也是郏县人,不过张家的后人因为张良最后传说修仙去了,因此众说纷纭,天下各处都有,郏县也就不争这个虚头巴脑的名了。

    荀续进言道:“大兄,不妨寻访四族遗孤,或举荐入朝或征辟军中。此外,四大家族血战郏县事迹,此事当奏报陛下,为天下所称颂。”

    傅燮颔首道:“承若你说得对。有极,今夜入城扎营。”

    杨会应是,领着众军扎营不提。

    张飞偷偷地在辛毗的耳边问道:“佐治先生,今日为何要入城扎营啊?”

    辛毗微微一笑道:“郏县大乱,民心不自安。司马入城,远比在城外扎营来得好。”

    张飞一脸恍然大悟。

    辛毗瞥了他一眼,不由得暗暗点头,心道:“这幽燕兵子,想不到还颇为好学,难怪承若这般看重他,倒确实是一块好材料。”

    荀续麾下那么多人,唯独张飞一路之上遇到什么不懂的就直接问出来,问明白了每晚上都独自在营帐中喃喃自语,辛毗好奇曾偷听过,原来是在温习每日学到的新东西,日日如此,与另一个一有空就抱着书牍苦啃不休的周泰在辛毗眼中都不由得重了几分。

    没有哪一个名将是天生奇才,生而知之者的天才往往经受不住一次重大的打击。所有的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之中锻炼出来的。刻苦,是唯一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所以荀彧也好,辛毗也好,荀续也好,都是清一色的手不释卷的个性。

    傅巽转出来笑道:“司马,我看这城中虽然民众面目惶惶,倒也不曾特别乱,不妨出榜安民,再去府衙看看,有没有什么还能用的书简。”

    傅燮握着他的手道:“如此,便仰仗公悌你了。”

    傅巽笑嘻嘻地从怀里取出一张蔡侯纸来,笑道:“已经写好啦。着人抄写几份,在城中命人四处张贴诵读便是。”

    傅燮接过来,交给身边的书吏。

    荀续夸赞道:“公悌兄好明澈的心思。早早地想好了吧?”

    傅巽笑道:“哈哈,不过就是适才歇脚时马上所书。”

    “好一个下马草军书,上马击黄巾的傅公悌!我朝真名士也!”荀续更是不吝夸奖。

    花花轿子人抬人,傅巽既然年轻气盛,喜欢出风头,那便由着他出,惠而不费地多夸奖几句,平白赚取许多好感来。

    傅巽果然眉开眼笑,嘴上虽然谦虚,人却走过来,拉住荀续的手,有说有笑起来。

    傅燮对这个聪慧过人偏偏又是一副小孩子脾气的族弟也不由得摇头微笑起来,招呼众人一声,各自回返营中休息。

    荀续刚刚回到营中,归戚虎提来一桶热水道:“荀君,烫烫脚吧。”

    这是踏白营的营规,安营扎寨之后,士卒分批泡一泡热水脚,能够很好地缓解双脚的疲劳。这年头的前锋,可没有多少有马匹的,都是用双脚丈量土地,一路急行军过来,八十里已经接近极限速度了。夏侯渊那种“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行军速度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反正荀续很难想象那种行军速度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阵型不乱简直就是见鬼了。

    荀续把双脚浸没到热水中,不由得长吁一声:“舒服啊——”

    忽然听到营门外姚羌匆匆走进来,道:“荀君,门外来了一群人,为首的说他叫什么凌钊凌什么什么角。”

    “哈哈!”荀续忽然大笑一声,双脚一撩,赤足单衣从营门之中跑出去,冲到营门口,抚掌大笑起来:“我就知道天下谁都不愿意追随我南下杀贼,唯独公角兄必不会弃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