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 芸三娘
大年三十,西凉伯爵府里,笙歌聒耳,锦绣盈满,众人吃了年夜饭后,老太太又随大家伙一块出了花厅,来到笼上炭火的亭子里,瞧着孙子们领着四五个小子在园中放烟花。 搁在地上的火树银花燃尽后,接着就听到嘭嘭嘭的雷响,顶上浓黑的夜幕顿时爆开一朵朵璀璨的星花,照出每个人面上的笑颜。众人谈笑品评间,宅院外头,亦有许多烟花跟着窜上夜空,一同争辉。 “今年,是个好年!”老太太欣慰开口。 “可不是,连着放花的都比往年多,咱也都跟着一饱眼福了!”周氏从烟花璀璨处收回目光,转头,附和着老太太的话,满脸笑着说道。 “嗯,日子过得好了,大家的乐子也跟着多了起来。”老太太点头微笑,说着就转过头,对着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芸三娘说道:“明儿,安远候及其夫人就要过来了吧。” 芸三娘没想老太太会忽然对自己说话,微一愣,然后就轻笑着点了点,乖顺地应道:“是。” “你教出了对好儿女,那些年,辛苦你了。”老太太又道了一句,语气很是温和,且看着芸三娘的目光也难得的多了几分亲切。 芸三娘一时有些愣怔,白府这近十年里,因为自己曾是艺姬的身份,老太太从一开始就不喜她,她是知道的。后来萝儿出嫁后,老太太虽待她和善了点,年节时也都让她出来一同庆贺,但从不曾这么,在大家伙面前,明着表示亲近及感谢的。 “是老太太教得好。”芸三娘低头,谦虚了一句,不敢居功。只是神色却是淡淡的,语气也是不卑不亢。近十年了,她的儿女皆已成才,她再无须装出那等诚惶诚恐之色。 老太太心里满意,完后就转向周氏这边问道:“屋子都收拾好了没,该准备的可都准备了?” 上官锦被封为安远候后,其爵位,比白孟儒还要高上一等。加上白文萝也有官职在身,更略闻其有名望,所以明儿上官锦和白文萝回来,可是令伯爵府比上次他们过来的时候还要紧张。 “是,原平日里三姑娘住过的院子一直就着人看着的,去年扩修了后,看管的婆子又添了两位。前天,我将里头的东西都给换上新的了,昨儿还让芸姨娘去看了呢,芸姨娘瞧着也觉得好。想是能称候爷及其夫人的心。”周氏一脸笑地回道,说着就看了芸三娘一眼。 芸三娘只得点了点头,随后就敛了神,静坐不语。陪在一边的白孟儒不由就往芸三娘这瞧了过来,似乎是进了白府后,日子过得好了,她的面色渐渐红润起来。原本就是个美人坯子,如今的衣着发式也都用了心打点,身段亦未走样,故眼下已年近四十的她,看起来,竟比之前接她进府的时候要显得年轻了,且还多了几分从容与成熟的韵味。 这般打量着,不知为何,白孟儒忽然就想起二十几年前,他在淮州时的那段日子。那时的芸三娘,还是个二八年华的少女,不但容颜丰美,还能识文断字,且性情柔顺体贴。 当时,她一心在他身上,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他,一度抑郁的心情也确实从她身上,得到了安慰和舒缓。只是当时的自己,并未将芸三娘放在眼里,不过被人送来讨好他的艺姬罢了,他不可能会上心。就算给他生了个女儿,他也不曾改变过看法,后来知道她第二胎生的是儿子后,才想起将她接回来。 只是,这一接,却接了十年! 但是这个女人,在白府这近十年的时间里,却不曾对他说过一句怨言。而后来,他时时过去看她,想跟她说几句贴心话,她也还都是淡淡的,既不热情,也不推拒。只是有几次,他想与她温存一番,然她却似完全看不出他的意思一般,只是木木地坐着。刚开始还以为她是因为拘谨,所以他才主动……却没想,她竟推开了他,接着就找了身子不适的借口! 女人的心,冷了十年,怎么可能仅因为一点愧疚,就能捂得热! 十年生活的磨砺,再加上,近十年宅院的隐忍,她怎么可能还会依恋一个曾将她视若草履的男人!她虽身份低贱,但亦有一身傲骨,那个曾让她托付于真心的男人,从不懂得这一点,所以,她便将心收了回去,再不交出。 不过,如今她也不怨恨他,毕竟是他给了她这么一对好儿女。而且,她的孩子如今能有这般出息,亦离不开开始时,能有伯爵府的荫庇。 因此,恩怨相抵,再无相欠。 烟花散后,子时亦已过了,吃完守岁饺子,瞧着老太太抗不住了,周氏便命人仔细看着这园中的烛火,然后就陪着老太太回屋歇息去了。 而就在芸三娘独自走回榴花房的路上时,不想白孟儒竟在后面叫住了她!她转头,便见白孟儒走上前来,她稍稍后退两步,一脸恭敬地问道:“老爷有何事?” “嗯,刚刚多喝了点,想散散酒气,正好碰上你,你就陪我走走吧。”白孟儒走过来后,略点了点头,一脸正经地说道。冬夜天寒,主子们散了后,府里的下人,除了几位专门负责灯火的,偶尔出来巡逻一趟,余的皆躲回屋里取暖去了。 芸三娘不知白孟儒怎么就跟了她过来的,迟疑了一下便道:“夜已经深了,这外头也冷,又没个人跟着,老爷还是赶紧回屋里歇着去吧,不然一会太太该不放心了。” 白孟儒看了她一眼,忽然就叹了一声:“三娘啊,你是不是一直都在怨我?” “怎么会,老爷回屋歇着去吧,小心冻着了,我去叫丫鬟来扶您回去。”芸三娘摇了摇头,不想与他谈这个,说着就要转身,白孟儒却忽然抓住她的胳膊,芸三娘一惊:“老爷!?” 白孟儒一时也有些愣住,不知自己抓着她要做什么。其实他只是觉得心里烦闷,这些年,他在官场上起起落落,并不如意。而每次一回来,周氏跟他说的,多是让他想办法给白玉瑞找个好差事等等。他觉得烦,又发泄不出来,外头的女人多是庸俗,新鲜劲一过,就提不起什么兴趣了。有时候,他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时常会回想起年轻的时候,如此不免就会想到那会,那个一心待他,给他安慰的女人。 就在两人一时处于尴尬境地的时候,那边忽然传来白玉轩的声音:“娘,是您在那边吗?” “老爷先放开吧,是轩儿,别让孩子瞧着了这般!”芸三娘赶忙低声说道。 听着脚步声,白玉轩正往这边走来,白孟儒只得放开了手,正了正脸色,然后就负手背后,转过身,瞧着走近的白玉轩道:“怎么过来这边了?” 没想会碰上白孟儒,白玉轩愣了一愣,马上就恭敬地喊了一声“父亲”然后才接着道:“我过来看看姨娘。” 白孟儒瞧着自己这个最出色的儿子,不知不觉,就这么大了。一身宝蓝色的锦袍穿在他身上,瞧着还真有几分像自己年轻的时候,他的目光不由就温和了几分,只是一看白玉轩面上依旧是一副恭敬地表情,他不由就叹了口气。明明是父子,却并不比陌生人亲密多少,这般想着,他一时又觉得意兴阑珊,便道了一句:“如此你就送芸姨娘回去吧,虽是大年夜,但也别说得太晚了,别误了明儿的事!” “是。”白玉轩应声,等白孟儒离去后,他才走到芸三娘身边说道:“娘,父亲刚刚是在跟你说话?” “嗯。”芸三娘轻应了一声,完后就将话一转:“都这般晚了,你怎么还过来,没有人跟着吗?” “我都多大了,还要人跟着做什么!”白玉轩说着就扶住芸三娘的胳膊,一边走一边接着道:“我一想jiejie明儿就回来了,心里就坐不住,便就过来找娘说说话!” “好孩子。”芸三娘笑了,拍了拍他的手道:“你如今长大了,功名也有了,萝儿她也算是圆满了。娘现在啊,就想着你也能有门好亲事,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娘就再没什么可挂心的了!” “娘着急这个做什么。”白玉轩憨憨一笑,完后就道:“其实我才是放心不下娘,以后我可能就在京州任职了,要不我哪天瞅着老太太心情好些,求老太太让娘跟着我一块进京去!” “说什么傻话,你是要大家伙都笑话你!”芸三娘又是叹又是笑地摇了摇头,“娘这这住了快十年了,还有什么不习惯的,你就放心吧,好好做你的事去。正好萝儿也回京了,以后你们在那相互照应着,娘不知有多放心!” 走到榴花房门口的时候,芸三娘就接着道:“好了,回去吧,明儿萝儿和姑爷就过来了。你回去好好休息,眼下太晚了,别熬坏了身子。” 白玉轩走后,芸三娘呵了口气,便转身进了屋。守在屋里的丫鬟还未睡,瞧着她进来后,就站起来,笑着看了芸三娘一眼,又瞅了瞅那桌上。芸三娘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就见一封信正躺在那桌面上,她心顿时一跳,忙就走过去拿起那封信。 “我先出去了,姨娘早些歇息吧。”那丫鬟笑了笑,行了礼,就出去了。 芸三娘走到炕上坐下,然后才小心拆开那封信。自白文萝去了古雅后,没多久,之前周氏安排在她身边的丫鬟不知怎的,就被打发走了,换了如今这个。直到去年,她才知道,如今这个丫鬟竟是姑爷给安排的…… 这封信是白文萝亲笔写的,大意是上官锦被封为安远候后,皇上又赐了一座宅府,年后,他们就要从王府搬出去了,因此白文萝便想让芸三娘过去陪她一段时间。只是也不知芸三娘愿不愿意离开伯爵府,所以就提前让人带了信过来,让芸三娘先考虑考虑,因为明儿她过来后,就会向老太太提出这个请求。 芸三娘看完信,小心折好,装了回去,然后将信贴在胸口,笑了! 明天,就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 ——*——*——*——关于芸三娘——*——*——*—— 写到这,算是交代了芸三娘的后半生,我并没有给她安排一个封闭式的结局,因为,人生在继续,未来有无数可能。 其实芸三娘这个角色,是这本书中,我最为心疼的人物。这个女人,她的这半生过得并不好,年幼时丧母以兄长,且家中贫困,年少时又被生父给卖了,年轻时,以为遇到了可付真心的人,却差点因此丧了命。之后十年独自抚养孩子长大,接着又甘愿让自己的孩子称自己为姨娘,并且甘愿默守在大宅院里的一间小屋子里,一晃,差不多又是一个十年过去了。其中委屈,我想,只有她心里明白。 只是,即便是这般的磨难,却没有磨掉她高贵的灵魂,亦没有磨掉她一身的傲骨。 她知恩图报,不趋炎附势,性格坚韧。对待两个孩子,没有重男轻女,没有厚此薄彼,生活清苦,却能过得温馨。可以说,她身上这些点点滴滴的闪光点,一直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白文萝。即便白文萝最初,是个成年人的灵魂,但是,就某些方面来说,她就跟个婴儿一般,没有善恶之分,没有是非观念。 但是,母亲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没有芸三娘,就不会有以后的白文萝! 甚至可以说,白文萝能让上官锦这般深爱着,离不开最初时,芸三娘对白文萝的影响。 一个只会杀人的机器,或许能引人注意,但是却没有什么值得让人去爱的。而一个有着最纯粹的爱,同时又具有最凌厉的刃的女人,才足以让上官锦那样的男人情深不悔。 可以说,芸三娘是用她的二十年,默默的关心,无声的期盼,来成就了她的两个孩子! 只是当她的孩子,一位金榜题名,一位衣锦还乡时,她生命中最好的年华已然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