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女官在线阅读 - 第五卷 血溅金銮殿 第三十一章 说春试舞弊

第五卷 血溅金銮殿 第三十一章 说春试舞弊

    第五卷血溅金銮殿第三十一章说‘春’试舞弊

    皇帝于二月二十八日当晚拟就的赐婚旨意其实有两道,一道是应明贤太妃亲求,宁安公主与暗红的婚旨;另一道旨意,则是将灵敬公主同时加了封号和尊号,为“灵贞孝”公主,赐给恪男爵关宗皓为妻。。。

    两相对比,差距立现。

    但凡皇室公主出嫁,一般而言会再上封号,譬如宝敬公主再上封号为宝福敬公主。如果深受皇帝宠爱的敬公主,更有可能上尊号为孝公主。人们都以为凭宁安公主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再加上清平公主和明贤太妃双重保障,赐婚时她定然要升格为孝公主。

    /

    可惜,给予宁安公主的赐婚旨意里对封号尊号一字不提。反倒是灵敬公主,不仅加“贞”字封号,尊号更是由“敬”而“孝”,从此地位可就大不一般。她的母亲白太妃也沾了光,被皇帝尊为贤太妃。

    并且,给灵敬公主的婚旨是在第二天挑了吉时送出的。由元英殿两位宣旨太监齐齐出动,引领十八位陪旨宫人,带着皇帝的厚赏,浩浩‘荡’‘荡’、招摇过市前往关家的世袭罔替忠义侯府。这动静是结结实实的双封号孝公主赐婚仪仗,仅次于太子聘正妃之礼。

    两位宣旨太监,一位宣读婚旨;另一位宣读皇帝晋关宗皓为二等子爵的旨意,封号为恪诚,御赐子爵府。等关宗皓今年十月行了冠礼,便与灵贞孝公主完婚。与此同时,皇帝还加封关宗皓的母亲为正四品诰命恭人,赐诰命金册与玺印。

    十八位陪旨宫人端上孝公主驸马袍服帽履,此外还有十几托盘寓意吉祥美满的厚赏,当真是给足了老关家面子。关宗皓捧着圣旨,笑得人都有点傻了,当即就想跑去国公府找灵贞孝公主,被他娘拎着耳朵揪回来,告诫现在不能随随便便与公主殿下见面,于她清名有碍。

    送走皇家赐婚使,一家老小瞧着关宗皓他爹不作声。为什么这两次皇帝陛下的封赏都没有他的份呢?关正韬苦笑,这是皇帝陛下对自己这两头草、和稀泥、消极应对朝中变局的不满。关宗皓既然已经成了嬴昭的伴读,关家在事涉嬴昭时便不该保持沉默。

    二月二十九日,皇帝在朝会上听取了驻守在清凉山皇陵的御林军将军详细到发指的禀报。该将军称,在大瑞庆云出现的第一时间,他便带领御林军将士前往皇陵察看,发现大端庆云是从高祖皇帝陵寝之内冒出来的。

    许是因为近距离观赏大瑞庆云奇景的缘故,这位御林军将领叙述时满含情感、太过兴奋以致于有些语无伦次。最后一拍脑‘门’,从怀里取出寓王大少爷嬴曙的奏折。毕竟离皇陵最近的,除了御林军驻扎地,还有仍在清凉山上守陵的寓王前世子,嬴曙理所应当上奏折陈情。

    皇帝仔仔细细地将这封奏折看了三遍,龙颜大悦,当庭下旨,所有尽忠职守的御林军皆厚赏。嬴曙兢兢业业照管皇陵有功,虽然大瑞庆云乃天之奇象,但他的日夜照拂功不可没。宜王当即出班请命,皇帝欣然照准,重新册嬴曙为寓王世子,‘春’试过后出任文渊书院院正。世子‘侍’妾慕容满晋为世子侧夫人,入皇家内‘妇’名册。

    此外,皇帝下旨,命内阁派出一员辅政大臣,与兵部尚书和宜王一道,前往新鲜出炉的护国睿武国公府、世袭罔替忠义侯府和忠勇伯府送内造星夜赶制出来的匾额。

    这一日,朱檐巷的爆竹声响了又响。宝敬公主大喜之余,差点又扯着赵婠再开流水席,被苏偃好说歹说给劝住了。昨天摆席还可以说是庆贺平安回京,今天再摆席可有炫耀之嫌,只怕明日就有御史弹劾。

    内阁孟老大人亲自领队,与兵部冷尚书和宜王护送烫金牌匾上‘门’。这三块烫金牌匾材料上并无不同,只是关家的“赦封世袭罔替忠义”、苏府的“赦封忠勇”字样由孟生义阁老执笔,而老赵家的“赦封护国睿武”却是皇帝的御宝。赵婠得了大秦朝皇帝御宝匾额独一份。

    人们站在国公府外,由宜王和忠勇伯亲手在“赦封毅贞”匾额下方又悬上“赦封护国睿武”牌匾,翌德亲王手里捏了一杆爆竹亲自点燃。不一会儿,朱檐巷所有‘门’第都伸出爆竹,噼哩啪啦燃放,大凑特凑趣。

    赵婠将孟阁老、冷尚书及宜王、苏偃、嬴昭迎进大‘门’,国公府外务大管家朱聪再度坐镇‘门’房,笑容满面地接受各方贺礼。朱聪心道,我们国公还吵吵改建国公府自己暗地里‘花’了不少银子,这下可全回来了。

    今日暂停了国公府的改建,整座府第被洒扫得干干净净,一派喜气洋洋。下人们都穿了新衣,忙忙碌碌整治酒席,准备招待前来道贺的宾客。

    赵婠将五人让进正厅后面的小‘花’厅,这儿已经摆好了茶果点心。赵婠笑道:“请各位在此稍坐,省得外面吵吵嚷嚷闹得慌。”

    推让了一番,最终孟阁老坐了主客位,宜王四人也各自落坐。赵婠亲自给众人奉茶,孟阁老与冷尚书都很客气地起身道谢,看老大人的模样,完全找不出半分他与赵婠早就相识的迹象。

    赵婠不免说些场面话,有宜王苏偃嬴昭在旁边适时接话,场面还算和谐。孟阁老更多的是与嬴昭说话,嬴昭向他请教‘春’试考官诸般事宜,他大致说了几句,然后道:“翌德王若有闲暇,不如到老夫府中略坐,老夫数次就任‘春’试官,颇有心得,翌德王权当听老夫说说古。”

    嬴昭大喜,起身端端正正向孟阁老行了一礼,毕恭毕敬道:“还请阁老教我!”

    孟阁老慌忙起身,不敢受他的礼。又说了几句闲话,他便当先告辞离开。随后冷尚书也客气地别过,赵婠留了几次,他有武恩科要赶紧发急诏之由,赵婠便不再强留,将人送出‘门’去。

    小‘花’厅里只剩下自己人。赵婠重新唤人上了热茶点心果子,四人也不论尊卑,随意坐着说话。

    宜王微皱眉道:“‘春’试在即,昭儿要赶紧做准备。”

    嬴昭点点头道:“昨晚父皇留我叙话到很晚,也说了‘春’试之事。”他叹了口气,“我还在文渊书院读书呢,哪里会做考官,我很担心辨不出人家写的好还是坏。出丑事小,误了父皇的择才大业就糟糕了。明天我还要到太庙去颂三日经,向阁老们请教的时间越发不够。”

    赵婠安慰道:“又不用你出题,就是看着旁人做罢了。”

    苏偃摇头道:“婠儿,你却不知,历届‘春’试或多或少都有舞弊之事,并且取士名额还有内定之说。”

    赵婠对文事从来不上心,曾经也隐约听说过‘春’试舞弊斩了谁谁,却从来不知取士还有内定的说法。她淡淡道:“我不喜文事,也不知这些事儿该如何处理。若是此番‘春’试出了大的弊案,恐怕会对嬴昭的名声有碍。”看向宜王,她笑道,“宜王师兄,你有什么好建议?”

    宜王沉‘吟’道:“我亦无心于文事,知道得不多。‘春’试题目分别由内阁三位辅政大臣各出其一,六部尚书各出一题,文渊书院院正出一题,共十题呈于御前。皇帝要在此十题中择一、两题,加上他自己出的题构成最终的三题。今年‘春’试定在三月初十,朝臣的出题日应是三月初七夜晚,陛下择定题目之后初八开始印刷试卷。朝臣与印刷试卷的礼部考试司众人毕集于贡院,要等到考生都进入贡院他们才能离开。‘春’试最大的弊案都是题目外泄酿成的,若能杜绝此事,其余抄袭代考之弊影响不算大。”

    嬴昭仔细地听着,发现当中有可乘之机,问道:“朝臣出的题目完全可以在入贡院出题之前就透‘露’出去,这如何杜绝题目外泄?父皇就不能每次都由自己出题?”

    宜王笑道:“谁出的题目出了问题,就摘谁的脑袋。”他笑得虽温和,话语里却满是杀气,“能做到内阁辅臣及六部尚书的都不是傻子,他们自己会把题目捂得紧紧的。不过,那些内定的人却能得到题目,此是公开的秘密。大家心照不宣,已成惯例。”

    嬴昭傻了眼:“这么做对那些寒窗苦读数载的学子太不公平了。如此怎能选出真正的饱学之士?”

    宜王摇头叹息道:“我大秦初立国时,为了拢络扎根秦地的大族世家,迫不得已才用此方法送出取士名额,如今竟成了痼疾,陛下也甚为头疼。”他缓缓道,“陛下此次很有可能会有所动作。昭儿,这是你的机会,也是考验。”

    苏偃道:“咱们几个都对文事不在行,现在听来‘春’试当中竟含有莫大凶险。若是当真出了大弊案,那些儒生士子只怕不会罢休。我曾听家父说起过,高祖陛下时曾出过一起规模极大的泄题弊案,起初只是应考贡生告御状,后来竟发展为数千儒生士子在皇宫‘门’前静坐请命。高祖陛下不得已,不但重重发落了当任的正副主考,还将数名命题朝臣砍了脑袋,并且废除了前次考试的成绩,重新开考。”

    赵婠也听得心惊‘rou’跳,蹙眉道:“没想到‘春’试只不过动动笔杆子,当中居然有如此之多的玄虚。如今嬴昭风头太劲,要从云端上掉下来便会摔个半死。”她目中微现血‘色’,道,“我绝不容许此事出现!现在不知有多少眼睛盯着,任何有心储位的人都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宜王也说:“若是题目都由陛下来出,想必泄题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可惜啊!陛下极想改变此事,多次与我说起。”

    赵婠想了想道:“咱们要派人蹲在士子聚集的地方,假若题目已经外泄,纸包不住火,多少有端倪‘露’出。只可恨时间太过急迫,陛下让嬴昭出任‘春’试考官,实在非我所料。”

    宜王苏偃都点头,嬴昭此时没有半分实力,只有听从诸人意见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