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极恶皇后在线阅读 - 第六章 第十九节 杨府寿宴(二)

第六章 第十九节 杨府寿宴(二)

    看到左思,我自然要问他左颖的消息。全\本//小\说//网左思告诉我,左颖已经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左思跟我父亲一辈的人,现在也年过半百了。再看到他,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种急于出人头地的趋炎附势样,看起来平和稳重,也顺眼多了。

    既然这样,那他也应该不恨我了吧。他的左颖,虽然名义上是从皇妃变成了民妇,实际上,却摆脱了深宫白头处女的可悲命运,得到了凡人的幸福。

    倒是潘岳,似乎从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跌落成了凡尘中人。几年前在太尉府娘家见到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有点腼腆的美少年.现在,则一个劲地巴结我和皇上,一脸的谄媚像,这也使得他举世闻名的俊美容颜因染上俗气而大为失色。

    坐了一会儿后,我和皇上起身告辞,大家自然又是伏地跪送。

    走的时候,我让张泓悄悄告诉梁景仁,让他到我的皇上的临时会客厅来一趟。

    一来,我想通过他了解一些事情;二来,皇上一直很想把他延纳入朝为官。这梁景仁是个难得的人才。将来杨家倒台,牵连到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必定不少,整个官僚机构等于要来一次大换血,那时候,肯定需要补充许多新人。我和皇上,都很看好梁景仁。

    不久,梁景仁就应约而至。

    杨家的临时会客室,因为整个院子里都是我们从宫里带来的守卫,窗外的回廊里站的也是宫女太监。所以,我放心大胆地问他一些事情。

    他也告诉了我们许多内幕。有些是我完全没想到地。

    比如,杨济是真的想辞官,并非矫情泄愤。更不是在玩以退为进的把戏。

    据他说,对于杨骏地揽权。杨济一直是忧心忡忡的。他甚至对外人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地处境和心情。

    杨济曾经苦劝杨骏:“只有家兄征大司马入朝,自己退身避之,我们杨家才可保太平。不然,将来只怕会有灭族的危险。”

    大司马就是汝南王司马亮。先皇在世的时候,司马亮的职位也是大司马。杨济希望杨骏再把司马亮请回来,和他共同辅政。

    其实,让杨骏和司马亮共同辅政本来就是皇上的真正旨意,只是遗诏被杨骏篡改了,才变成了他一个人独裁。

    见杨骏迷恋权势,不肯“退身避之”,杨济又劝道:“那就征召他回京后,家兄和他共同执政。有什么事,两个人商量着办。所谓一人为私,二人为公。如此方可避免外戚专权地嫌疑。家兄为官这么多年,难道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作为人臣。切不可独揽大权。外戚尤其要避免这一点!现在家兄疏远宗室,使他们对杨家产生怨望。也就等于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孤立无缘的位置。只有外戚和皇家宗室相亲相倚,才能齿相依,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只可惜杨济这一番苦口婆心的话都白说了,杨骏利欲熏心,根本不舍得放弃哪怕一丁点权力。

    可笑的是,他还用另一种很拙劣的方法来表示他采纳了杨济的意见,那就是,搜罗绝色名妓,然后冒充自己的女儿献给皇上,以此来巩固和皇家的关系。

    这就是他理解地“相亲相倚,齿相依”。

    梁景仁说,在他转达了我和皇上对石崇的许诺后,石崇也一直在帮着杨济说服杨骏放权,归政于皇上,归政于司马皇家。

    屡次劝说无效后,有一天杨济去石崇家里,还曾经面带忧惧地问石崇:“现在外面对家兄的评价若何?”

    石崇毫不客气地答:“令兄放逐宗室王,架空皇上,现在百姓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杨济听了,越发忧惧,当场拉着石崇一起回家,让石崇把这些话亲口对杨骏说了一遍,可是杨骏还是听不进去。

    此外,梁景仁还告诉了我和皇上一个非常重要地讯息:禁军首领领孟观、李肇现在跟杨家的关系十分紧张。

    原本,皇上去世地时候,杨骏拦路截留遗诏,当时站在他身后地,就是孟观和李肇带领的禁军。如果不是杨骏身后站满了带刀侍卫,华、何劭不会那么轻易交出诏书地。

    也就是说,在杨骏偷改遗诏篡权的过程中,这两个人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可是杨骏当权后,却对这两个人不闻不问,不仅不给他们加官晋爵,甚至都不再搭理了。两人“深以为恨”。

    我也把上次楚王司马玮特意到明光殿要官的事告诉了梁景仁,当然我没有提到“要挟”二字,只是问了他一些楚王在封国的情况。因为,据我所知,楚王这一两年来曾几次往返于楚地和京城之间。

    梁景仁对此的意见是:“他要官,就给他官做嘛。”

    皇上摇了摇头道:“他要的是度支尚书。他这样莽撞的人,怎么能管理天下的银钱出

    我也笑着说:“度支尚书给他做,还不如给梁爱卿你做,他哪里会管财政啊。”

    梁景仁迟疑了一会说:“楚王这人,据我和他打的几次交道来看,是个个性拔扈张扬、私欲极盛的人,他早就不满杨骏一人独大了,言语之间,似乎非除去杨氏而后快。如果皇上肯用他,他首当其冲就会帮皇上对付杨氏。”

    意思就是,楚王是可以用来充当打手,为皇上打前哨的。

    “可是,楚王今年才多大,怎么对付得了老jian巨猾的杨骏?”我主要是不相信楚王的自制力。我脑海里还清晰记得,上次在汉阳时,他又一次酒后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妾,然后哭闹寻死的窝囊样子。

    梁景仁笑了笑说:“楚王虽然年纪不大,可是他手里有兵马呀。他今年在荆州招纳了五千人,现在天天演练。杨骏再老jian巨猾,上次能改诏,还不是靠了孟观、李肇的禁卫军?杨家是外姓臣子,不能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但宗室王,尤其是嫡系亲王,可以拥有几百甚至几千的诸侯**队。这就是杨家的致命伤,也是皇上夺回大权的最大依恃。”

    听到楚王有一只五千人的军队,我和皇上都睁大了眼睛。

    虽然,依照晋制,诸侯王是可以根据等级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楚王作为先皇的儿子,乃是嫡室诸侯,其私人军队可以多达五千之数。但今年才二十余岁的楚王,居然偷偷训练了一只五千人的军队,我和皇上还是大吃一惊。

    他到底要干什么?是为了对付杨家,还是为了对付皇上?或者,二者都想对付?

    其实,晋制除了在军队和食禄上给予诸侯王们优厚待遇之外,并不给他们在封国的行政权。即使是属于诸侯王封地的属民,其行政管理权也归于中央政府任派的地方官吏。所以。那些没在中央政府担任官职的诸侯王,其政治行政地位,甚至不如一个县令。

    所以,楚王的这些兵马,并不纳入地方军队设置,只是他的私人军队。也就不纳入地方财政,一应给养开销,都得由他自己筹措打理。难怪他上次一开口就问皇上要度支尚书,他缺钱嘛。养一只五千人的军队可是需要很多粮饷的。

    这时,皇上神色复杂地问梁景仁:“爱卿的意思是,让楚王带兵入京?”

    我能理解皇上的心情,杨家怎么说都是他母后的娘家,我们现在还身在杨府呢。真要让楚王带兵对付杨家,他还是不忍的。

    他不能接受杨骏独裁,但也不忍让杨府染上血光之灾。

    梁景仁也是个灵透的人,当即说:“皇上可以让楚王带兵北上,但不要入京,让他安置在京郊。这样既便于控制,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及时调遣。尤其是,对杨家,可以起到警摄作用,让他们不敢太放肆。”

    “尤其是”,他停顿了一下说:“听说汝南王手下也有几千兵马。手里有兵马的宗室王,不能让他独大。”

    “你的意思是,让楚王和汝南王互相牵制?”

    梁景仁点了点头。

    我忍不住想:这些王爷个个手里都有兵马,偏偏身份最尊贵的那一个,反倒没有。先皇防来防去,只防了自己的亲兄弟。

    又商谈了一会后,皇上笑着对梁景仁说:“朕决定封你为谏议大夫。你刚刚已经给了朕许多谏议了,朕就让你名副其实。”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