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斩首
沈芸梦心知今日如此多禁卫在这里,自己是跑不掉的,只无力地坐在地,悲痛地望着徐泰,“徐公公……我对不起您……” 为什么?为什么从她出生起不停地连累身边人因她而死?她是扫把星吗?她还该不该活在世? 徐泰捂着‘胸’口颓然倒在地,鲜血止不住地自他指缝流出,在青砖地留下一滩浓稠的热血,又渐渐渗入砖缝。,。徐泰的眼神暗淡浑浊,光彩与生命正一点点流失。 他强撑着一口气,对失声痛哭的沈芸梦最后嘱咐道:“你要好好活下去……哪怕是为了给我们报仇……这个孽障,一定不得好死!” 高建翔听得徐泰的胡言‘乱’语,为在傅晟泽面前表现一番,忙不迭地前又给了徐泰一刀,“死太监!死到临头还胡言‘乱’语!早点归西吧!” 徐泰蓦地吐出一口血,怒目圆睁,随后,缓缓瘫了下来,再也不动了。而那双眼睛仍怒瞪着傅晟泽,令人不寒而栗。 高建翔也被徐泰的死不瞑目吓到了,怔怔地望着徐泰。回想起他们先前的话,似乎昭示着傅晟泽并不是皇嗣,而沈芸梦才是先皇的血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说的是真的吗?若是真的,那自己知道了这个秘密,傅晟泽会将自己怎么样? 思及此,高建翔浑身一阵战栗,望向傅晟泽的眼神一时间也惊恐警惕起来。在这时,傅晟泽冷冷地喊了他一声,“够了。高爱卿,剩下的事‘交’给你了。多派些人将这个‘女’人看紧。若再发生这种事情,你们提头来见朕!” 高建翔蓦地一个‘激’灵,忙不迭地连连应道:“是!是…是微臣疏忽,今后定会严加看管!” 话毕,傅晟泽仅轻“唔”了一声,便垂眸转身而去。高建翔暗暗长舒一口气,心里暗想,今后得多加小心了。 随后沈芸梦被禁卫们押回大牢,原本看守她的两名狱卒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十几名全副武装的禁卫。 沈芸梦依旧沉浸在目睹徐泰惨死的悲伤,自责、愧疚、茫然若失。她明白明日刑场时,林煜琛及河间会的兄弟们或许会来救自己。傅晟泽已布下天罗地,等着将他们一打尽。 她再也不想看到有人因她而死,但她该如何做? 在这时,一名禁卫将一个脏兮兮的托盘从牢‘门’下的缝隙推了进来,“吃饱喝足,明天路。”说罢便转身离去。 沈芸梦疑‘惑’地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阴’影,怪傅晟泽竟还会在乎她有没有吃饭。她坐起身慢慢挪到了托盘旁,见面放着一碗稀薄的菜汤和一个干硬发霉的馒头。 沈芸梦拿起馒头掰开,却没有发现藏了纸条或是什么。她不甘心地将馒头掰成了小块,却还是没有任何发现,只好低叹一声扔下了馒头。 如今这种情况她哪里还有胃口吃东西?沈芸梦端起那晚菜汤至‘唇’边一闻,一股酸腐的味道恶心得她直想吐。她立刻将菜汤放了回去,因手重还洒出了一些汤。 她不由得低头一看,在那汤碗下面好像沾着什么东西。她小心翼翼地将碗底沾着的东西取了下来,竟是一片被染成了菜汤‘色’的纸条! 沈芸梦动作轻缓地将纸条展开,生怕将它撕烂。只见面只写了四个字:“爆炸为号”。 “爆炸为号”?这是林煜琛派人送来的纸条吗?这是什么意思? 沈芸梦蹙眉思忖半晌,心情不禁沉了下来。不管这个纸条是什么意思,至少能证明明日会有人来救她。她的心立时被揪成一团,一壁为来救她的人而担心,一壁却又有些小庆幸,还是有些人记挂着自己的。 无论如何,她再也不会让救她的人死去。 翌日清晨,沈芸梦被一阵金属敲击铁牢‘门’的刺耳巨响吵醒,“快起来!快起来!把衣服换,路了!” 沈芸梦疲惫地睁开眼,昨晚她不知自己是何时睡着的,今日醒来却感觉疲惫无。再加大牢‘阴’冷‘潮’湿的空气,更让她不想动。 “没听见吗!要我们亲自来叫醒你?”‘门’外的几名禁卫见沈芸梦没有动静,愈加高声呼喊着,打开牢‘门’走到了她的身边。 “他‘奶’‘奶’的!”一名禁卫手持长鞭,对着沈芸梦的背部狠狠‘抽’了一下,“想现在死在这里吗?” 沈芸梦发出一声痛苦的*,背疼得一阵痉挛,用力抱紧自己在地连连扭动。在第二鞭打下来之前,她深吸一口气颤抖着说:“别打了……我要是死在这里,傅晟泽也会让你们给我陪葬……” 几名禁卫慎重地对视几眼,点点头停下了动作,“快换囚服!送你早点路。” 木质围栏制成的简陋囚车,从皇宫角‘门’吱吱呀呀地驶出,向着午‘门’摇摇晃晃而去。沈芸梦身带着沉重的木锁,夹住她的脖子与手腕,脚则带着镣铐和铁链,吃力地站在囚车里。 沿路不停地有百姓向她扔烂菜叶和石头,口叫骂着,一副义愤填膺、跃跃‘欲’试的模样,仿佛自己是正义的化身。 沈芸梦垂首无奈地冷笑,这些无知地百姓啊,总是会被位者的谎言左右。前一阵还将‘女’军师奉为神‘女’,如今又听信傅晟泽的说辞,骂她通敌卖国。他们以为自己了解了真相,实则一直生活在人云亦云的谎言。 时近午时,囚车终于吱呀摇晃着驶到了午‘门’外行刑的广场。广场已用木栏杆圈出间一大片空地,设好了斩首台和监督斩首的官员的座位。 栏杆外围则挤满了前来围观斩首的百姓,皆伸长了脖颈翘首以盼,愤怒隐隐还夹杂着兴奋。栏杆旁每隔一米便立着一名京卫,严格把守着,以防‘激’动的百姓冲破栏杆。 当囚车出现在广场时,围观的人群渐渐躁动起来,人们起初气愤地谩骂着,大声谴责议论着。到后来不知被谁煽动,百姓纷纷卷起袖子、振臂高呼,一点点向前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