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老员工带你
第六十八章老员工带你 吩咐掌柜把那老头扶一扶,出了兴广楼,徐清一行和荀小二走在街上。 先是久别重逢,互相问好,荀小二问荀雪儿如何如何,荀夜羽怎样怎样,一切都安好。聊着,却聊到了荀小二的功课上。 之前在沧州,荀小二是化名徐行川夺了季考前三,徐清答应他一个愿望。他这才许愿,说要回家看望父母的。别的不说,只说在沧州之时,荀小二的功课是做的很好的。 荀小二缓缓道:“从沧州一路回来,走得并不快,看了许多山,许多水,这世界原来如此之大,我想学问也是无穷的。又看见了许多事,许多人,原来天下的奇人怪事如此多,我想人外有人啊。” 徐清点点头,他一路走来,也觉得天下英雄多甚,不能自持太过。 荀小二不说中间之事,直接道:“到了红山镇,我与杨管家见了面,他待我很好,向本地士绅买了许多藏书把与我看。又带我去了糖厂、农地感受了许多事情,最后他让我在这酒楼里读书,也看来来往往人的脸色。他说,出门观天色,入门看脸色。” 徐清笑着道:“看来杨文还是挺欣赏你的嘛,” 荀小二嘿嘿一笑,不过他的喜悦之情又转瞬即逝,眉眼之间仿佛又阴云难消。他沉吟一下道:“徐大哥,可我还有许多事不明白……” 徐清哦了一声道,荀小二继续道:“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然今日,一老者滚在地上,竟无一人敢伸张正义。” “陶朱公有言,凡行商者,义在利前,薄利多销,散财集福。然今日所观之商人,唯有尔虞我诈,其所自傲者,唯有谁能宰客也!” “书上所说,我目所见,竟有如此大的差别。书中有大同世界,可我生于这目见之陋世,当如何?不知读书有何用?” 徐清听了不由心道,原来是荀小二看到书中所说,和现实所见有些矛盾。这种矛盾,一般人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弃书不读,恨世嫉俗。第二种,也还读书,但不入世,整日多于五尺之室,苟活白日梦类。第三种,也是读书,不过,他不仅圣人言语为书,还以天地为书,以人生百态为书,以百工百业为书,以花草虫鱼为书。一通书读下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情练达,万事通晓,如此,便知书上所说,与世间所见其实一样,古人诚不我欺! 此话,换作王国维先生的话,就是读书有三重境界。小二之症,乃是卡在了第二重“似是而非”的境界,徐清所要提醒的,不过是让他坚持读书,在劝他把眼界放开罢了。 徐清沉思一下道:“小二,读书之用,并非读一书晓一事,而是读万卷书晓万件事。汝今日所惑,实属正常。” 说着,徐清看了看小二,却见他眉头仍然锁着,忽然,他心里一动——小二并非是读书出了问题! 昨日与荀伯父见面之时,徐清已是知道了小二与荀伯父的隔阂。如今看来,小二心中也已生了悔意。一方面,在自己被拐卖到沧州时,是母亲却死于人手,父亲作为一方大家的掌权人,竟然没有出手援助。哪怕荀伯父也是知道得晚了,来不及了,可在荀小二眼里,那就是拖沓了,不积极应事所致。 而另一方面,荀伯父毕竟是荀小二的老父亲,说要从此断绝关系?哪里狠得下心呢!如今,荀小二的至亲,只有远在长安的荀方,和眼前的荀伯父了。加上荀雪儿等人,也只有那么几个了。纠结啊, 想到着,徐清试着道:“小二,若是两件事拿不定主意,不妨想一想十年二十年后的情况。” 荀小二不笨,徐清这么一点拨,他试着去想象一下。如果他如今不在与荀伯父断绝,十年后,如果忽然接到一纸报丧书信。再见时,至亲之人只剩下枯骨一副,该是如何悲伤?他心中一堆乱石,好似被撬动了其中最关键一颗。哗啦啦,乱石堆瞬间崩塌,化作一阵石雨奔走。 “哈哈哈……”荀小二忽然大笑起来,深深地向徐清拱手一下。徐清拍拍他的背道:“起来吧,伯父挺想你的……” 荀小二不露颜色,对徐清几人道:“我带你们逛逛着红山镇吧!” 徐清点点头,心里道,荀小二这城府,假以时日修炼,不会太浅。 荀小二朝前一指,就是徐清进来那里,然后道:“那边是东,从那里到那儿……”荀小二再指这徐清身后的十字路口道:“这里叫做东街。红山镇共有四条街,乃是东南西北四街,东街多客栈,主要供给往来客商。这靠北一排房子,是给掌柜们住的。南边一排,是给力夫们食宿的。” 荀小二带着徐清走到十字路口,只见路口正中央还立着一块丈许高的石块,就是一块素净的石块,无其他装饰。 荀小二指着北街道:“这条街,两边都是杂货铺,乃是本地人做生意的。有修车的,铆钉的,刷漆的,浆衣的,油盐酱醋茶都在这里有。” “这南街嘛,左边是仓库,一仓仓的原料,如原木,炭,干草。右边是圈库,有活物去骡马,羊,鸡鸭,这都是大哥你的。” “还有西街,就是杨管事办的厂子了。五个大厂,都是做糖的,还有些*仙人酿的门面。”荀小二说着,带徐清往西街走,然后道:“今日我待徐大哥去西街走走,那些厂子我都去过,他们都有自食堂,饭菜不错,我们可以进去混一顿。” “自食堂?”徐清闻言问道:“不是厂子里的人,我们也能吃吗?” 荀小二眨眨眼睛道:“徐大哥,你别忘了,我可是在厂子里做过事的,老员工哩,放心吧,不过吃顿饭罢了,我带着你。” 杨文,此时正在西街的糖厂里。糖厂里,摆着熬糖用的大锅,炒米用的小锅,人影攒动。一车车干柴运了进来,一车车柴灰拉了出去。 火热朝天,有人熬糖,有人炒米,有人添柴,有人打糖,我人制盒。虽然如此忙碌,但不见地上有一个灰脚印,即便是角落里,也不见邋遢。 不时,杨文走到任一岗位,看一看,闻一闻,有时也尝一尝,有时亲自上前做一下。 一共三个糖厂,都是像这般,杨文要半天视察三遍。日复一日,杨文感觉到糖厂的事压力太大,像仙人酿的代售,不过是叫出价去,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用一盏茶功夫,钱货两讫。可这“徐记”炒米糖,却是他为徐清家里打造的自有品牌。而且,这种炒米糖,如冰糖葫芦一样,百姓是可以山寨出来的,一旦品质下降了,就要丧失大批忠实顾客。 糖厂一天之出就此成品,杨文半天检查三次,几乎是次次亲自看着出货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杨文深感疲惫,难以承担这么多事情。故而,他把一些较为简单的事情,交给了自己选拔出来的管事。 如糖货的出售,徐清家宅的管理,还有什么鱼塘,私地,他一一推给了别人。在他眼里,保证出产的质量,才是最为重要的。这也是近半年来,红山镇没有再增加其他项目的原因。 上午最后一次货出完,杨文终于长吁一口气,揉揉疲惫的眼睛,酸痛的腰。厂子那边,一声啰响,原来是厂里的自食堂吃饭了。 众干活的村民哗啦啦去吃饭,只剩下几个人把锅底的糖回收起来,还有烧柴时会有一种烧成一半的木头,叫做“火齿”,那些是属于余烬的,他们把火齿敲下来,那坛子密封起来,等火灭了,就成了木炭。 杨文点点头,刚想去吃饭,一个人埋着头进来了。杨文定睛一看,这是他选拔的一个管事,前两年从红山私塾肄业,看着机灵,留在了身边。此人也就是被徐清赶出来的那个,他叫鲁钊。 “鲁钊,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杨管家,是这样的……”鲁钊说话声陡然变小,用只有杨文听得到的声音,把方才酒楼的事情说了一遍。说的自然是荀方不尊重他这老员工,随意说完辞退他,帮外人之类的事情喽。 杨文听了,眉头一皱,不过他还是没有立即表示什么,只是对鲁钊道:“此事先放着,该你做的事,还是你做。你还没吃饭吧?来,正好前面开餐了。” 接着,杨文就到自食堂吃饭。早上中午,杨文都在这里就餐,晚上他才回家里陪家里人吃饭。 依照杨文的习惯,是先要把普通工人的菜都尝过一遍,他才开始吃饭。若是他觉得员工所吃的不好,便会责后厨再炒,那时,员工的福利餐就到了。当然,他也只尝一尝,真正吃的时候还是不一样的。只是在唐朝时代,能有这么一个尝一尝的举动,也是能让人感动不已的,毕竟森严的阶级体系在那里。 鲁钊跟在杨文的身后,也是对身旁那些做事的员工频频招手致意,仿佛在说,看见没,“总经理”带着我来视察你们了。 杨文转了一圈,做到了自己的桌上。他的桌上有他最喜欢吃的几样菜,他招呼鲁钊坐下,然后也不端“总经理”架子,盛了一碗给鲁钊。 鲁钊受宠若惊,赶紧接下,也不夹菜,先吞了三口白饭,还未咽下,直道好吃。杨文被这个马匹拍乐了,笑着道,好吃多吃点。 鲁钊嘿嘿一笑,无意中瞥向旁边,却见到了一张特熟悉的脸——徐清!当然,他是不知道徐清是徐清的,不过他看见,徐清也围着一个桌子,和员工们在一起吃饭,还有说有笑! ———— 昨天的章节有些紊乱,已经调整,部分非本站渠道可能未调整过来,十分抱歉,可以加入星空的朋友,获得昨天的章节,群号码: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