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西周王朝在线阅读 - 第八十六回 肃清庙宇神权倒塌

第八十六回 肃清庙宇神权倒塌

    公元前1027年,周成王十六年元月。新年伊始,周成王身穿赤色朝服,头戴王冠,在左携仆的陪同下,来到大殿。

    膳夫高叫:“陛下驾到,众臣早朝。”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百余位大臣身穿朝服稽首朝拜。

    “众爱卿平身。”成王站着说道。

    “众位爱卿,新年新气象。前年,朕巡视天下诸侯,侯、甸、男、采、卫、蛮,六服诸侯无不奉行朕的德教,天下诸侯百姓安定,可谓震古烁今。朕要想实现伟大的‘成王盛世’的梦想,对外安邦定国,对内安定团结,外圆内方,因此,不能忽视对内箫清吏治,所谓灯下黑,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水果都是从内部开始腐烂变质的。为保持水果的新鲜,防止内部腐烂,从今天起,对王朝内部官吏实行考评述职机制,和诸侯一样,每六年实行大考核,每年实行微调,有重大事故的实行立办查处制度。”

    群臣一片黯然失色,没想到成王突然对王朝内部大臣来个突然考核,没有一点动静。尤其是周公旦的派系的人,更是黯然神伤,周公旦现在隐居卷阿之地,已经退出政治舞台。

    “周公曾对朕说:‘王侧鲜哉?’问的是朕身边的人腐败了没有,还保持新鲜空气吗?是否一股子臭气熏天,所以立政立规矩要从王的身边的近臣常伯、常事、常任牧、准人法官、缀衣、趣马、小尹、携仆以及百司正长,大都小伯,税赋艺人,虎喷等近臣开始。要从你们开始肃清吏治,然后再到下面中层,基层考评。这对为国为民,为王为臣,都是有必要的。”成王严肃的说。

    平时耀武扬威的王畿近臣心里开始嘀咕,脸色苍白,个个自危。

    “而事、牧、准三宅大官下属是否有三俊之贤臣辅佐长官,他们是否能胜任要职,这也很重要。何谓宅心仁厚,就是说三宅之官的心是否仁厚,三俊之官是否仁德。这就是考核制度的标准。宅皋狼,你说,对吧。”成王问。

    “回陛下,陛下说的极是,宅心仁厚,知宅心,见俊德,上敬事上天,下敬天下百姓,民朝立政百官长,不以貌取人,不搞裙带风,为贤达适任,为贤是举,禁用贪利jian佞之人,禁用不逊违德之人。三宅之下三俊之臣,也要俊颜有德,也在考评之内。”宅皋狼嬴孟增出列回禀道。

    “好,令百官总理首长令尹和内臣大宰,负责这次百官群臣述职考评之事。”成王吩咐道。

    “诺。”百官令尹和内臣大宰出列应道。

    “太师,太保,太傅,三公监督百官述职考评的过程是否公正公平。”成王说。

    “为臣遵命。”太师毕公,太保召公,太傅毛公齐声应道。

    “少师,少保,少傅三孤负责处理考评后不合格者的最终去处。”成王又吩咐道。

    “为臣领命。”少师,少保,少傅三孤出列应道。

    “司徒,司空,司马三卿和大史、宗伯,待考评之后,负责嘉奖各自部门的优秀长官。”成王安排说。

    “为臣领命。”司徒,司空,司马三卿和大史、宗伯出列应道。

    “司寇,负责查处违法违纪者,jian恶之人,刑杀罪大恶极之徒。”成王下令。

    “为臣领命。”司寇出列应道。

    “凡朕的各级官长,要认真对待你们所管理的工作,慎重的对待你们的所作所为,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王朝的盛衰,都影响着你们自己的仕途,甚至是身家性命,以常法为法,依法不错。功高由于有志,业大由于勤劳。居官不当傲慢,享禄不当奢华,恭俭当是美德。伪诈之心则日夜不安,行德者则心逸。居宠思危,宠辱不惊,无畏则进入可畏之境。举贤让能,和谐则悦耳,钩心斗角,众官不和,政事则杂乱,政乱则天下乱,天下乱,战火又起,生灵涂炭,人民遭殃,江山社稷危及不保,臣将不臣,王者不王,国将不国。你们说,你们是否是‘臣是亡国臣’,你们说这吏治是否要箫清?”成王言正其词的告诫众臣说。

    “箫清吏治,事在必行。”众臣齐声说。

    “对于周官律和官制,也要改一改,朕感觉这制度是拗不过事实的,有的制度是名存实亡,非格除不能行。三公坐而论道,三孤辅佐,六卿主事,内阁总宰以后只总管外务官,改称为大宰,大宰以后不再兼管宫内之事,宫内之事由大仆长主管。诸如此类的事情,朕这次一并调整。”成王宣布官制改革之意。

    “还有,以前地方机制沿用井田制的方法,现在社会进步了,要把民当兵来设置,兵方体制管理比较合乎时势发展,和平年代不忘战,备战备荒,这是永远的主题。王幾都城城外实行六乡六遂制度。上次诸侯朝见的时候朕已经宣布过了,现在再落实一下,体制改革到什么程度了?”成王问。

    司徒出列回道:“回禀陛下,原来井田制的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现在已经全部调整为乡制,五家为比,比设比长,五比为榈,榈设胥正,四榈为族,族设师氏,五族为党,党设党正,五党为州,州设州长,五州为乡,乡立大夫。遂制已经调整为,五家为邻,邻设邻长,五邻为里,里设里宰,四里为酂,酂设酂长,五酂为鄙,鄙设师氏,五鄙为县,县设县正,五县为遂,遂立大夫。”原来乡比县大。

    “乡、遂大夫以下基层官员,还是保留自古以来遗传下来的习惯,采用选举献贤制度,三年为一次,由乡遂大夫负责考察他们的德行和道艺,由百姓公投公选,公举出来的贤人,由乡遂大夫以献贤能之书于王,朕根据乡遂大夫的推荐书,来任命他们的职位。这个献贤能之公举,不要改变这良好的习惯。这可使民众兴贤,贤入吏治,出任乡吏,使民兴能人,出任乡大夫下属长官。这些被选出来的贤良能人之仕,其品性都会比较优良。乡遂地区治理的好坏,都决定于乡遂大夫,各位爱卿,你们现在感觉到这乡大夫和遂大夫重要了吧,一个乡大夫,直接管一万多户人家,十万民众,还有推荐贤良能人之书,你们说他们重不重要,能不能乱来?”成王说。

    “重要,箫清吏治。”众臣齐声说道。

    “既然重要,那就去按章办吧。”成王说完,示意退朝。

    退朝。

    由此看来这个乡遂大夫都是相当于万户侯的级别,不可小瞧,日后社会地位必会直线提高,此时的级别,还没有到顶。

    退朝之后,群臣奔走,尤其是令尹,大宰,三公,三卿,司寇处,门庭如市,百官群臣个个为自己的后路在作铺垫,拉关系。

    “常任的下属官俊臣求见太保。”常任长官的下属官俊臣吴花寒前来求见太保召公。

    “太保大人已经歇下,奴才不敢通报,还请俊臣回府。”太保府邸府宰高咏说道。

    吴花寒吃了个下客令,只好转道太傅府,到达太傅府门口,俊臣上前叩门,开门的是家奴守门人,守门人问:“这么晚了,请问大人找谁?”

    “俊臣吴花寒求见太傅,请给予禀告,这是一点辛苦费,有劳小哥。”俊臣手拿十个铜币给看门人。

    “府宰已经下令,不得收小费,还望大人收回,小人这就禀告府宰,请大人在此等候。”看门人说道。

    不一会,看门人回来说道:“大人,府宰已经睡觉了,还请大人回去吧。”吴花寒又吃了个下客令,只好回去,走到半道一想,觉得还是找自己的主子常任大人去聊聊,看看这次述职考核都有什么内容,要注意些什么,否则心里没底。真如成王陛下所说,这颗心日夜不安。

    吴花寒来到常任府,叩门。

    开门的正好是府宰峻名,府宰认识吴花寒,交情还不错,吴花寒平时没少打点他。府宰一看是俊臣,赶紧请到门厅,请坐上茶,问:“俊臣是来求见常任大人的?”

    “是,在下有要事求见主子。”吴花寒说道。

    “主子已经睡觉了,你有什么事,在下也许会知道一二,这两天不少下官前来打探述职之事。”府宰峻名说道。

    “那还望府宰透露一二。”俊臣说着,拿出一两金子递给府宰。

    府宰接过金子笑着说:“都是自己人,兄弟客气了,这次述职报告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业绩总结,工作作风,为人素质表现,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后面还有三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帐务是否清白,个人信仰是否正确,派系是那个派系的。”

    俊臣听了,愣了一会说道:“谢府宰兄弟相告,在下告辞了。”

    “恕不远送。”府宰开门送出俊臣。

    俊臣回到府里,已经是深夜,家宰陪着主子来到后院,家宰说:“主人这么晚回来,是不是为了述职一事?小的斗胆猜测,这次述职没那么简单,一定是以述职为名,在清查派系。”

    “你猜得对,可也不单是派系问题,既然查了,那就就势什么都查了,管它什么事情,只要是不利于朝廷的事情,也就顺便查了。”吴花寒黯然神伤的说。

    “主子,那就好办了,法不责众,谁没有短板,拿下一个,就是拿下一窝,拿下一窝,就是拿下一片。”家宰说道。

    “话是这么说,大家都有份,大家都有问题,可问题有大小之分,而我是那一窝那一片之中的,真是要命,该如何是好。”吴花寒叹气道。

    “主子,你要牢牢地抓住你上面的主子不放,这是救命稻草,这样,他一定会保你的,保你就是保他。”家宰说道。

    “他是自身难保,怎么保我,不让我做替罪羊,不做替死鬼就不错了,就谢天谢地了。”吴花寒说的是政客之道。

    “如果是这个结局的话,只好主动弃主自保了,主子。”家宰献策道。

    “弃主自保?他已经抛出一个棋子了,丢卒保车了。他把事情推的一干二净,下一个就是我了。我不做他的冤死鬼就万幸了。”吴花寒气道。

    “主子,既然如此,那还是赶快逃吧。”家宰献上下下策。

    “皇天后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能逃到那里?”吴花寒伤心的说道。

    “逃到成周,想必君陈会看在周公的面子上邦你一把。”家宰提醒道。

    “你懂不懂为官之道,但凡为官者出事,个个撇清关系自保,难道你不清楚?君陈是东方伯,他是镇压东部的老大,心不狠,能压得住吗?还不拿你立功受奖?”吴花寒更气道。

    “那还是逃到鬼方去。”家宰又提一个地方。

    “你能不能想一些好的办法,老是要逃,要面对现实去想如何解决危机。”吴花寒吼道。

    “走为上策,主动为中策,老实待查是下策,搞应对方案是下下策。”家宰说出自己对政客的退路看法。

    “应对方案为何是下下策?”吴花寒问。

    “事情越搞越混,越搞越复杂,越复杂越不利。”家宰回道。

    “既然如此,就泰然处之吧,那里也不走动了,等待命运的决定吧。”吴花寒绝望的说。

    “那主子早点睡吧,小的告退。”家宰知趣的回避。

    另一处,太史宗伯处的天官群臣最是热闹,大家都炸开了锅。

    “主子,天官既然无路可退,那不如进。”大祝说道。

    “是以进为退呢,还是真的进?”宗伯大都问。

    “那就要看事态的发展,无路可退,也就别无选择,只进不退了。”大祝回道。

    “你想害死大家,你比伊尹,巫贤厉害吗,他们也不过是威胁王权,最终也不敢不退,你个小小祝官,有如此胆量,可也没有如此实力!你还是消停一点,别带大家超近道走黄泉路。”卜筮官数落道。

    “大家不要慌,不要怕,我们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我们就是个信仰问题,涉及的都是小问题,不会怎样,我们现在唯一要改的,就是站队的问题,现在上面怎么说,我们怎么做就行了,至于那些为信仰奋斗到底的人,也只能为信仰献身于自己的信仰事业了,上帝会保佑他的。我们还是求成王陛下保佑吧。”大士说道。

    “叛徒。”一人在下面嘀咕一句,声音不大,但大家都听得清楚。他继续说道:“我决不会背叛我的信仰,我论情去死,也不会出卖我的灵魂和信仰。”这人名叫周济。

    宗伯看了看嘀咕的卜筮官周济,开口说话:“天官六部的信仰,鬼呀,神呀,上帝呀等等,大家自愿。可时代不同了,召公曾经说过,‘上天不可信赖,上帝难信,任何事情都要依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只有奉行明德,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而当时周公对此无神论也是附和,附和说:‘我只是借助上天之命来推广文王的美德而已。’由此可以肯定,周公心里也是不信神和上天的。他们对于殷商时期的配天称帝之学说,给予否定。而现在召公再一次否定天命论,非天执命,这对周公旦演绎解读文王的《易经》学说也是沉重的打击。我们这帮神官,原来依靠周公,现在周公自保隐退,我们也只能随遇而安了,上帝管不了我们,我们也顾不上上帝了,还是活在人间的好。”

    有外人来访,争议讨论停止。

    太史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以内史辛甲为代表的无神论,否定命运论,附和召公非天执命观,事在人为的现实主义观点。主张道德风尚,道德规范,道德教育,德治天下,德行天下,禅让圣德,道即互让的美德,无为而治,顺道而为的治国理念,以及人要胜天的激进论调。他们的这个学说叫道之教,道教是比较现实的,主张今生今世活得好的现实派,比较可靠。尤其是对周王朝的子孙后代起很大作用。召公认为,“天命思想有碍周王朝的发展,他坚决反对天子学说,反对周王朝王者自称天子,因为有天子,就必有上帝,有了上帝,就必有天官天师,这种天子天官制度会引起神权与王权的权争,甚至危及国家命运。”辛甲是召公推荐担任周朝内史大臣的,又是前朝殷商后裔王公贵族,对神的化身,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以他的学说观,肯定得到当朝王者和有识名臣的大力支持和鼎力推行。

    这次箫清吏治,就是要对天命观给予严厉打击,因为天命学说已经在周王朝的王宫贵族内部开始滋长,开始繁衍生根,神权开始冒头。也因为周公旦要维持摄政当朝,就得凌驾于王权之上,就得搬出文王的天命来说事。后来,他真的失去对王权的控制权后,他要想压制王权,就得推行神权,神权的幕后推手就是周公旦。尽管周公旦曾经表示自己只是借上天之命来推行文王的美德,这只是敷衍召公而已。他一面敷衍召公非命学说,一面列举殷商时期的天命学说成果,什么天命难得,上天降天命于天子,上天又降名臣大贤如伊尹、伊春、臣扈、巫咸、巫贤、甘盘等人辅佐天子,这些时期的天子之所以成为明君,都是上天降下这些名臣贤臣来辅佐天子的结果。周公旦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天下人都知道,他列举的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好人,都是神权与王权斗争的胜利者,都是蹂躏王权的代天发话的枭雄。尤其是伊尹,嚣张跋扈,大商朝开朝先帝成汤帝殡天之后,伊尹摄政专权,摆布王权,还美名其曰大贤良臣。周公旦把伊尹当作师傅,借鉴伊尹的伎俩,搞神权学说。至于他自己内心深处信不信上天,没人知道,一个政客,是根据政治的需要来决定自己的信仰的。

    周公旦归隐,不再执掌军队,也不再管理朝政。归隐,看似放下,可他没有放下过去,没有放下感觉,没有放下架子,没有放下性格,没有放下对手。成王和召公商议之后,决定箫清庙宇,对周公旦的派系和神权派进行清理整顿,顺便对整个王朝进行一次彻底吏治大清查,推行仁德治国的执政纲领的同时,大力宣教推行法制治国。

    考核述职从副官开始,也就是从俊臣,大都副官,司正副官等所有副官开始,正官从后。

    考核述职在进行中。

    三个月过去,查出五十位大臣有小问题。违反《周官律》,比如吃空饷,小礼小送,大吃大喝,兼职捞油水,吃拿卡要,庸懒散拖,为政不为,软弱涣散,乱收乱罚,借题摊派,损害群众利益等等,只是造成不良后果,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三卿说小问题就由内部查处,不要移交司寇部门处置。

    又过三月,查处百司之人的司正二十人,有严重违纪行为,交司寇司继续立案查处。

    又过四个月后,查出三位俊臣官和五位大都大人及十位小伯大人有大问题,问题很严重。属重大问题,交司寇司立案查办。尤为典型的,就是俊臣吴花寒。吴花寒,涉及巨额受贿,贪污,卖官,结党营私,组织神教,暗中对抗朝廷王权。交司寇司查办。

    成王发话,对此案,一查到底,挖潜党羽,绝不手软,绝不姑息养jian,一网打尽。

    一个俊臣,三宅长官的副官,有这么大活动力吗?有这么大影响力吗?有这么大号召力吗?所以不但要查下线,还要深挖上系。

    有人怀疑这是上系抛出的替罪羊。查吴花寒的晋升背景。吴花寒,江东吴国人,以国为姓,定是王族,据确认,吴花寒,系姬简庶兄之后人,也就是吴国第二任吴王仲雍之后人。曾任湖熟城邑大夫,后任大周宗伯府府内总宰,再后晋升为常任副官,相当于副部级干部。

    据说,吴花寒在宗伯府担任总宰的时候,与卜筮官周济关系不一般,私交神秘,两人常到野外垂钓,垂钓之时,都商量些什么,无从知道。

    查卜筮周济。周济,是周原人?不是,是成周人。成周人士敢姓周的,不是个简单人,为何姓周?是周公旦摄政时所赐。他与周公旦的关系?周济的父亲是周公旦太师府邸总宰。是周公旦的幕僚,关系像铸铜一样,是个整体。周公旦北上成周就臣位之前,赐家宰后人姓周,表示亲如一家人之义。

    那就难怪他说:“我决不会背叛我的信仰,我论情去死,也不会出卖我的灵魂和信仰。”原来是被周公旦洗过脑的人,也是周公旦一手培养,一手安插的嫡系之人。理解理解。

    查办卜筮周济。

    周济,为人清廉,一不贪污,二不受贿,以清高自律而孤傲,才学八斗,以博闻强记而号称“知天下”,这不是浪得虚名,能在太史手下为官者,学问也是不简单的。何况是卜筮,卜筮,卜天,卜地,仕鬼,拜神,天地人,人鬼神,无所不能。嘴皮子,大智慧那是不再话下,为一个谎言,准备了一百个谎言来圆一个谎言,他这辈子说了多少个谎言,他又准备了多少个谎言来圆这些谎言,可想而知,有人戏称他为谎言家。他纠正说:“不是谎言家,是预言家。”豫则立,不豫则废。卜筮最大的本事就是自圆其说,而且一根筋走到黑。

    查卜筮周济同党。大周王朝的首席卜筮,卜筮行业第一长官,那下面的卜筮官不都是他的同党!党羽满天下。

    不尽然,有三分之一不是,还有三分之一原来是而现在不是,余有三分之一是死党。

    查办三分之一死党。对三分之一原来是而现在不是的,已经转变过来的卜筮官,加强教育,加强关注。

    三分之一卜筮官被查,可他们本身为卜筮,都是业务上的上下级关系,业务对口,关系正常,这如何定罪?虽然何患无辞,可从底层到上层有数千之众,这怎么办?司寇司一时拿不定主意。

    司寇司觉得案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大。要上报三卿合议。

    此案案情复杂,关系到吴国和朝廷神权,社会安定,人员众多,关系重大,慎重对待,待三卿认真合议后,再作定夺。

    查与周济关系密切的上层同党。三卿合议之后,发下命令。

    上层三位俊,四位都臣,九位小伯臣,六位正司,共计二十二人,高层人物三十五人,军队虎臣以上将军十八人,合计七十五人。顺带查出十四位正司,五位外臣,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已经移交司寇司在查处。

    这个数目,成王说:“在预料之中。”

    召公说:“还差的远呢。”

    毕公说:“这还只是小范围的追查。”

    毛公说:“一棵大树上的枝叶,数也数不清。一棵大树下的根系,错综复杂,无法理顺,主要把大根系,大旁枝砍掉,这棵树基本就修理的差不多了。”

    成王又说道:“主要的大根系,主要的大旁枝也要砍清,不要挡住阳光。”

    这一年的述职与吏治,周公旦的派系在上层建筑中基本箫清,神权派被打压到三卿以下级别,设置为宗伯。不再位列三公,杜绝后患。

    神权政治在朝野中已经失势。文王《易经》及五行八卦学说,归附道教,不得自立门派。成王下令:“天命学说只对天下百姓道说,尽管信仰天命自由,但不得在朝廷内部贵族中推行,王公贵族不得大举天神旗帜,不得夸大天命效应。”按照成王的话说:“圣人不思考,就会变成狂人,狂人能够思考,就会变成圣人。而天降的圣人,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狂人。狂人的本性就是狂,不会改,即使他隐藏的再深,也是狂妄自负的人,也是疯狂不顾一切的人,这种人,周王朝不需要。”

    成王及时有效的打压派系斗争和神权政治的繁衍成长,为成王盛世的实现打下牢固的基础。成王盛世迈出了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