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西周王朝在线阅读 - 第八十九回 辟雍选士考生救民

第八十九回 辟雍选士考生救民

    吏治清政,阅兵宣教,让成王忙得不亦乐乎,大事之后,心里开始放松,人一旦歇了下来,就会生病,这也许是常规,你忙得时候,身体紧张兴奋的状态下,感觉不到太累,也不会有问题,当你一旦彻底放松下来,这人就象垮了似的,倒下。成王的身体也出现这种状况,太医要求王上要彻底休息,待身体完全恢复之后再上朝处理政务。成王年轻,不以为然,休息了三天,觉得身体好转,又开始忙碌起来。下面正在进行三年一度选士考试,这选士考试,有一个漫长过程,从国民六乡中选举秀士开始,从秀士中选出俊士,俊士选出入大学堂,成为造士,造士要上报王上,在辟雍大学三年深造后,由司马负责毕业考试,通过之后,是为进士,这也是辩论官才,辨别才能,进士升贤者,告于王,王上量才而用,这叫分配工作。安排分配到各个部门去工作。这个环节很重要,一生的前途机会,就决定于此了。

    镐京的辟雍大学,这几日热闹非凡,三百多位通过乡选而来的秀士,来到此地,进行入学考试,考上俊士的,将在此大学堂升学深造,考官是司徒,这叫选士,选拔俊士。

    同时在这里还要举行今年的造士的毕业答辩会,也有三百多人,大乐正主持出题,造士答辩,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升为进士。报司马处做最后面试辨官,决定进士的去向,最后上报王上。

    最忙的要数主管官籍名录的司士,这位人士部长,是庸国侯的小儿子庸毝(cai,和其先祖重名)。这两天忙得屁股冒烟,忙上忙下,大叫人手不够。太子姬钊取笑他说:“管人的人士部长叫没有人,这说明你没有管好人。”

    “太子,你不知道,这有的事本是司徒手下做的事,司徒大人倒好,全扔给我了,还说最终这些名字都要归我管,他只是为我做嫁衣的过客,太子你说,这教育的事,是百年大计,怎好说是过客。”庸毝说道。

    “你这话,我听得舒服,不管是过客也好,地主也罢,反正你就是要为国选贤之命,如我推举你晋升为司徒,你来做过客,你不就轻松了。”太子说。

    “谢太子,不过,到时候这司士会不会把所有事情都推到我这里来?”庸毝回道。

    “你这叫扯皮,踢来踢去,这叫为政不为,怠政,懒政。我倒有个办法,这里叫辟雍,你就任雍正,单独主管这里的教学,选士,答辩,直到他们走出辟雍大学堂,走向社会,到朝廷任官,如何?反正都是你的事,还不如你一人负责到底。司马、司士和司徒两个部门扯皮,以后的司士就直接主管百吏档案好了。雍正报上的进士名单,直接进入司马处,进行最后的面试,如何?”太子说。

    “太子殿下,这想法好是好,王上陛下会同意吗?”庸毝说。

    “陛下会同意的,这么好的想法,陛下没有理由驳回。”太子说道。

    “那在下还是平调,没有晋升,还不如管天下百官的人士权力大呢。”庸毝说道。

    “大胆,你敢要官?”太子说道。

    “小的不敢,这是太子殿下刚才对小的说要调升小的为司徒,这司徒比司士要高一级。”庸毝解释说。

    “噢,你这是听风就是雨啊,以此来要挟我!”太子说道。

    “小的不敢,小的觉得太子是储君,储君也是君,未来的君,君无戏言。”庸毝强辞道。

    “你在较真,好吧,看在你陪我读书多年的份上,让你做我儿子的老师,你要要把我儿子教好了。”太子说道。

    “大王子才出世,这怎么教?我又做不了保姆。”庸毝说道。

    “这叫幼教。”太子说道。

    “那我不成保姆啦。”庸毝回道。

    “你是傻啊,还是装糊涂,你做了大王子的老师,这级别不是上去了吗?这东学宫你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去了,到时可以做太傅,也可做少保。”太子说道。

    “真的吗?太子?”庸毝喜道。

    “你不是说君无戏言吗,我是储君,我说的话,你怀疑吗?”太子质问说。

    “小的不敢,小的一定为太子效命终生。”庸毝低头哈腰说。

    “你不要以身相许了,你那小妹长得不一般,还很有才气。”太子说道。

    “太子,你看上我meimei了?”庸毝说道。

    “不是看上,是喜欢她的水灵和才气。”太子说道。

    “她那,哪里是水灵,是傻气。”庸毝说。

    “是啊,我就喜欢傻女人,傻女人才美丽,美丽的傻女人,怎么了,不可以吗?我喜欢什么样的小女孩,你不知道啊。”太子说道。

    “我傻meimei有福气。”庸毝说道。

    “她不是傻,是傻气形的大度,无所求,你懂吗?你这个刁蛮之人不懂。啊,我再问你个问题,你说司士和雍正那个厉害?”太子问。

    “回太子的话,是雍正厉害。”庸毝说。

    “理由?”太子问。

    “这司士虽然是管人士的,但这是上下级和权力的关系,而雍正是大学校长,也是朝廷唯一一位大学校长,这朝廷文武百官都和他是师生关系,这学生都叫老师的老婆为师母,也就是说这老师就像父亲了,师如父由此而来。这朝廷里的官员都是自己的门生门徒,那当然厉害了,要不然,群臣都争着去做主考官呢?在收门徒,发展势力。”庸毝说道。

    “我还认为你不明白呢,既然明白,还要升官?这是明不提升,暗提升,懂吧。还有今年的主考官是谁?出什么题目?”太子问、

    “主考官是太傅毛公。俊选,他出的题目是‘何不以武相君?’。进士的辩论选题是‘以什么相君?’”。

    “这两个题目都不错,第一题紧跟形势,和平年代,还需要以武相君吗!如果有人回答以武相国和平不忘战者,来告诉我。”太子说。

    “太子要培养此人?”庸毝问。

    “我需要此人。”太子小声说。

    “第二题,是直接告诉司马这些人的分类,将来的主张和将要进入那个职能部门。我猜这题是司马请太傅出的题目。题目公布了吗?”太子问。

    “已经诏告于学街,明日开考。”庸毝说。

    “好,你去忙吧。”太子说。

    “诺。”庸毝告退。

    第二天,选俊士开始,历经十天,选士结束,共入选两百一十人为俊士。司士备好名录,上报王上御览。

    王上看了名单后,问司士庸:“爱卿,选士过程中有没有特殊的俊士?”

    “回禀陛下,没有特殊的俊士,基本都是在围绕主题在答辩,只有两个人例外。”庸毝回道。

    “什么情况?”成王问。

    “他们所举的例子和愿望是一样的,考官认为他俩实有互通嫌疑,被取消选士资格。”庸毝回道。

    “具体什么例子,什么愿望?”成王问。

    “他们说他们希望入学后学医,不相君,而相民为医,救人民于疾病,不再有灭门之瘟疫。”庸毝回道。

    “他们两个都这么说?他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成王问。

    “是,陛下,他们都是同一个乡的,东乡人,据他们说,他们那个族一百家中有一半人家有人得同一种疾病死了,所以他们说他们要学医回去相民为医。”庸毝说。

    “快传东乡大夫和那个族的族师来。”成王下令。

    “诺。”传令官应道。

    传令之人,快马加鞭,连夜赶到东乡,传王上口谕。不容东乡大夫和族师等到天亮起程,立马连夜一同又赶回镐京城,到了京城,天已经大亮,传令官对侍女说要面见王上。

    侍女入内通报后,回头带传令官入内。

    “陛下,微臣已经将两人带到,就在外面侯旨。”传令官说道。

    “传他们觐见。”成王说。

    “传乡大夫觐见。”传令官宣。

    “微臣叩见陛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俩跪下叩首大拜,吓得身体直打颤。

    “邰让大夫,朕来问你,你们东乡有多少人家死人?都得的是什么病?有多久了?现在如何?”王上一连串的问了很多他想立即就要知道的问题。

    “回禀陛下,崇族人一百户人家,八百多口人,已经死了一百多人,都是得了疟疾打摆子病,不治身亡,已经有三月了,现在还在继续蔓延”邰让大夫回道。

    成王一听这种情况,和当年卷啊的病情相似,于是果断的下令:“传朕的命令,隔离此族,赶快禁止食盐,派盐司去,每家发宫中之盐,传御医随朕一同前往东乡视察病情医治疾病。启动一级应急机制。”

    “诺。”应急行动开始,各路人马开始忙碌。

    王上带着一行人马于第二天中午赶到东乡崇族,在盂伯和乡大夫邰让以及御医总宰雍贵的陪同下,到病情严重的人家看望考察,百姓们都不约而同前来相告请求王上说:“看在上天的份上,救救我们吧。”

    成王对大家说:“大家别慌,朕和你们一同抵抗灾情,病会好的,请大家相信朕的能力。朕的御医总宰都在这里,为你们医病,他可是雍医子的孙子,是雍医子的嫡传医术,也得凡山子的《草本》,你们所有人都不得再食用你们的土盐,朕带来了宫中的专用盐,和你们分享,而所有病人必需戒盐,因为御医总宰说了,咸性疟疾病是恶性的,脑型疟疾病次之,间日型发烧疟疾病可以治好。大家安心养病,御医已经开始医治病人,盐司家家都发了盐,御医还让大家找来艾草熏烧空气中的病毒,还从卷阿运来大量青蒿,让你们百姓直接服用,大家放心,一定会治好你们的疾病。”

    百姓再次下跪稽首而拜。齐声高呼:“王上,你是我们的大救星,上帝保佑你长命百岁。万岁,万岁。”

    在成王亲自指挥下,三天后,这个地区的病人的情绪得到控制,他们看到了希望,不再惊慌,数天之后,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王上留下御医继续给百姓治病,自己带随从回到镐京。

    成王回到宫中,召见两位东乡学子,御赐东乡两位学子为“相民为医典范,破格录取,王上钦点直入王家御医苑,随御医总宰学医,学医有成之后,回乡为民就医,终生相民,造福乡里。”

    成王前去坐镇病区指挥消灭病疫,探望慰问病人,这都是两名东乡学子的功劳,当地百姓感慨万端,庆幸乡选推荐俊士入朝面试造士没有选错,虽然两名俊才当时因为违背考场潜规则,被取消入选造士的资格,但是,还是情愿冒着落选,冒着有通弊的嫌疑,为乡亲们作出伟大的答题,引起当今王上的主意,才有后面王上亲临病区为百姓医治瘟疫的事情。这两名东乡俊才,真是没有辜负乡亲们厚望的两个俊生。这也表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人民群众推荐上大学的真实例子。

    这也确实是,东乡学子的一张考卷救了一个乡里病疫的故事。而后面,成王也为两位学子定性仕途,学子腾飞,不忘乡情,学有所成终回乡,效命乡民保健康。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子孙,子子孙孙不负乡情。

    一个多月后,此地病情好转,基本痊愈,尚有小部分病人要继续医疗,成王放心不下,担心病情二次复发,于是又到东乡视察,第二次来到病情未愈人家,进行探望,这些病人的疾病,比较顽固,久治不愈,御医也一时没有办法,说这些人的病根太深,不是一时两时能够化解身上的病毒,可能他们的身上已经长了疟疾rou,无法根除。

    成王强调,想尽一切办法医治除根,根不除,还会再次发生病役。

    御医总宰得令,下令从新研制新药,加大处方配置药品,确保能够根除疟疾疾病。

    其实,疟疾疾病严重时有时很难根除,也会重复发作,隐匿期长短不一,长的,可以长达几十年,高烧不退,十分危险。

    成王这个晚上没有离开病疫区,晚上还走访了一些病重的人家,之后,再次强调,治未病也很重要,预防哪些病人家属得病也要重视起来,配一些预防感染的药品给他们服用。

    御医总宰照办。

    当晚,成王就在病区扎营的行宫里住下,第二天,成王回镐京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