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西周王朝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三十九回 笰索任宰北翟不朝

第一百三十九回 笰索任宰北翟不朝

    正当内宰笰索在紧罗密鼓的筹备周王朝成立八十周年庆典之际,不吉利地事情发生,穆王十年春四月,接连几个老臣病卒,房太后的父亲,穆王的国舅房伯祁也薨(hong)毙了,接着太宰启伯也薨卒,一个朝廷两大重臣殡天离世,又是当朝太后的父亲,房国的君侯,举国致哀,如何再举行国庆!太后说了,还是等周王朝一百周年时再举行庆典吧。穆王也只好如此了,取消八十周年庆,举国致哀为少师房伯和太宰启伯治丧。

    太仆臩沿袭父亲房伯少师之位。

    君牙晋升担任太宰之职位,成为历史上第二任太宰。

    驸马柹接替君牙之职位担任司徒。

    笰索担任内宰兼太仆长职务。

    笰索是太宰启伯的唯一入室门徒,太宰启伯临终时对着笰索说:“青出于蓝,要胜于蓝。效忠为第一要素,治国能力排在第二,圣贤排在最后,为官做不了圣贤,伯仲和叔齐为了那点所谓的礼制谦让,而弃孤竹人民于不顾,成就了那点圣名,不可取,不能为圣名而累,要阻止和引导王上不要去做圣君,国之强盛乃为王之本,把贤名让给读书人追求去吧。还有,要忠于太子伊扈,要取得太子妃妫(gui)氏陈国的支持,陈国是诸侯强国,太子妃妫氏是陈皋公子的孙子满意的女儿,势力强大。要遵循礼制,立长子为太子啊,不然就要动乱了。”

    “学生牢记先生的教导,铭记不忘,定忠心耿耿效忠王上和朝廷。”笰索流着泪说道。

    太宰启伯薨(hong),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太宰宰相,这就是祭公谋说的所谓“家相乱王室而磨卹其外。”的第一人。启伯,夏后启之后人,夏后启是夏朝开朝之王者,中国第一个建立国家王朝之人,国家政体的成立,给人类文明带来不朽的功勋。他的后人启伯,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宰相之先河。这是周穆王之壮举,也是在周王朝内部斗争中,周穆王为了控制政治局面而启用内宰来出任太宰的冲压行为,尽管得到以祭公谋为首的群臣反对和抵制,但,穆王姬满还是坚忍不拔的挺了过来。这个宰相机构的建立,将在中国政治体系结构中延续三千年。也是对三公三孤政权制度的挑战,宰相的职权将渐渐的削弱分解三公三孤的霸揽朝政的权力。

    太宰启伯的薨卒,让笰索失去靠山,好在笰索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王上对其还是比较信任,虽然没有晋升为太宰,这也是意料之中,刚上任内宰三年,时间太短,还在考察期,笰索懂得等待和忍耐,从容不迫的为政,尽心尽力的效命王上,现在内廷事务的内宰和人事太仆长两个职务,由他一人担任,他一个人说了算,这表明王上的器重和厚望。笰索不能cao之过急,也不能让王上失望。

    看来这年也是不祥之年,穆王今年寒食节又要举行除祓祭祀典礼了。我们不去说它。

    穆王十一年。时隔一年多,君牙病逝。

    笰索被委任太宰一职,笰索如愿以偿的担任周王朝第三任宰相。他能否一展抱负,建功立业,拭目以待。

    同年,穆王对祭公作册命。这些人的任命过程,不去重复介绍。

    穆王十二年刚过上元节(元宵节,天官们的节日。),六计监察审计司来报,各地诸侯反映情况,徐人出入各地诸侯国刺探国情咨文和军事情报较为频繁,提醒王上,望能时刻注意徐国行动动向。徐偃侯是个人才,这个人才,如果是个不能驾驭的人才,人才就是战争的根源之一。

    对此,穆王没有表态,只是问太宰笰索一句话:“一只老虎和一群猴子在森林里,如何镇住这帮猴子?”

    “回陛下,杀只鸡给猴子看看,即可达到效果。”笰索回道。

    “鸡是家养的,朕不忍杀,那就射只野兔吧,也许能镇住猴子。”穆王说。

    “猴子是看到杀鸡时鸡的死命乱崩的状态感到害怕,再见到鸡血才更害怕的,远距离的射杀一支兔子,能否达到效果,还望陛下考虑。”笰索说。

    “一只死兔子扔在他面前,猴子不怕吗?”穆王问。

    “猴子不怕死东西,怕的是残杀的过程。”笰索说道。

    “鸡好好的,怎好杀?还是用野兔子来代替鸡,告诉他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不要乱崩乱跳。”穆王说。

    正在谈论之间,内史驹父来报,俞国君薨毙。

    穆王说:“俞国新君上任,朕得给他派一个大臣过去,让豆父前去俞国担任司马一职,让哪些兔子看看,以后所有诸侯国掌兵权的司马,都得朕来派遣,朕看他们还能怎样?”

    穆王十二年二月,穆王亲自任命豆父担任俞国司马一职,大司马井伯司礼,内史驹伯参加册命。

    (铭文内容看得费劲,可以略过。)

    豆父簋铭文说:“唯王二月既生霸,辰在戊寅(五日),王各于师戏大室。井伯入佑豆闭,王呼内史册命豆闭。王曰:闭,赐汝织衣(官服)、市符(尺度衡)、銮旗(旗帜)。用召乃祖考事,司俞邦君司(管理)马、弓、矢(箭头)。”

    接着,穆王又任命救父前去五鹿城主管五邑守堰,那里是黄河大坝,驻军基地,册命在成周师司马宫举行,司马井伯司礼,内史驹父册封。

    救父铸簋铭文说:“隹二月初吉,王在师司马宫大室,即位,丼伯入佑救,立中廷(站在廷的中央),北向(面向北),内史尹册赐救,玄衣(官衣)、黹(zhi)纯(官印)、旗四样,用大备,于五邑守堰(守护堤坝)。

    三月,穆王又册命走父,协助益伯工作,走父铸鼎铭文说:“隹王十又二年三月既望庚寅(二十七日),王在周,各大室,即位,司马丼伯入右走,王呼作册尹册命走,司胥(协助)益,赐汝赤韨(fu)(官腰带)、朱衡(度量衡)、銮旗(官旗),用事。”

    四月春季,也是朝贡的时间,一只不听话的野兔出现了。林子大了,什么菜鸟都有,国家大了,什么鸟叔也有,因周昭王南巡战败,导致天下诸侯对朝廷有看法,这个看法就是认为朝廷不行了,没有能力统治天下诸侯了,一个小小的东荆国,西荆国也征服不了,怎奈我何?这种声音开始蔓延于诸侯中,尤其是异族诸侯,反应最为强烈的是北部荒服诸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戎人,戎人开始藐视朝廷,黄河几内龙山之北麓的窟野河的北翟人竟敢不来朝贡,这个北翟姮姓民族,当年被王季打得很惨,活捉十三王,不过当年王季没有打过龙山之北,所以现在这个龙山北麓的翟人,不知道周人的厉害,龙山以南的白翟人已经知道周人的个性,都乖乖的按时朝贡。

    北翟不贡,这是大事,这是和周王朝叫板,也是在试探周王朝的态度,因为太远,是荒服之国,朝廷要对他们有所动作,也是要一定时间,他们要看看朝廷如何处置这件事,试水。

    穆王火了,正找不到理由出战四方,自己的八骏宝马无法展现其才华,现在终于有了理由,也可以说是借口,穆王要强征犬戎北翟,要去遛遛八骏宝马。

    太傅祭公谋出来说话:“陛下,少安毋躁,还是先礼后兵为好,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朝见王)。日祭,月祀,(四时即季)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顺祀也,有不祭者则修意,有不祀者,则修言,有不享者,则修文,有不贡者,则修名,有不王者,则修德。这些程序走完之后,而不至者,则修刑动兵,有刑罚之辟,刑不祭者,攻伐之兵,伐不祀者,征讨之备,征不享者,威让之命,让不贡者,文告之辞,告不王者。这叫先礼后兵。”

    穆王说道:“你说的是先王对待天下百姓用仁德,而不是对待那些执政的君侯,对待这些诸侯,这一套管不管用,朕表示怀疑,不管怎样,朕按尔等之意,耀德不观兵,先礼后兵,以文之辞告犬戎氏以职位来王朝贡,由太傅祭公拟文告之辞。”

    “诺。”祭公谋应道。

    催告朝贡的事情过去两月之久,戎狄仍然没有朝贡消息,穆王问祭公谋说:“如果这些礼数还是没有用,怎么办?”

    祭公回答说:“增修于德,使近无不听,远无不服。我先祖周公之后周文公也曾经说过此类意见。犬戎自大毕、伯仕两大统领薨(hong)死之后,至今还是按时纳贡朝见,不能因一次不朝就以不贡之名出兵征讨他,这违反祖训,何况陛下还有战败的危险,犬戎一定会反抗的。”

    穆王听了,哭笑不得,说道:“文王《易经》说‘不仕王,高尚自己的志向,保持温顺服从的德性是女人之礼,不是男人所为之道。’当时文王是诸侯,不是王者,所以他这么说了,现在周统天下,其他诸侯效仿文王之说,也这么认为来表自己的志向,你们却不这么认为,还拿文王之德来应付诸侯不贡之事。他们不贡,表明什么?你们还这么幼稚,假仁假义,统治就是统治,找这么多冠冕堂皇的仁义道德来掩盖,能敷衍了事吗?仁义是在和平年代,教化人民,遵纪守法,尊重别人,仁爱别人,兼相爱大家一团和气,和睦相处。仁义君子道德是对百姓而言,而,朕要对待一个独霸一方的执政者的诸侯君,能行得通吗?如能行得通,那他就不要执政了,这就是笑话,一个执政者就是手拿屠刀的刽子手,就是一名战士,你让他放下屠刀,让你宰割,想的美?搞错了对象,他不是普通的人民,平常的百姓,可以用仁德感化,他是诸侯君,就是强者,霸者,强霸之道,你不懂吗?

    再说文王之道是文吗?还是善吗?还是德吗?武王谥号为武王,你知道为何叫武王吗?成康盛世的仁德之治的背后不是强吗?礼仪都入刑法,这不是法在护航吗?还不够严厉吗?仁义礼教,刑法,征伐都是防止动乱的途径和办法,没有什么区别。那些文人之说,是对天下人说的,鼓励世人从善修德,而不是对一个执政者说的,你作为太傅,一国之公,竟然会说出如此的话来,你去修德,不要把人民和诸侯君混为一谈,不贡是诸侯君,而不是百姓,你去搞清楚对象,不要混调不清而言他,朕去发兵,不是去对付百姓,是征服诸侯君。为政之道,不是邻里修德修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你懂吗?你适合做文人百姓,不适合从政。”看来穆王气疯了,大训祭公,否则,也不会有损于自己是一朝之王之风范,尽然说出了一个君子之人都不做声的揭短之说,而且是揭先祖之短板,尽管穆王说的都是耿直之人,直率之人所表达的实话,但也有损于王者的道德之修养和形象。

    徐偃侯徐延听说穆王要对北方用兵,大笑说:“机会来了,天下要大乱了,天下大乱我就要成为千古英雄了。”徐延也许会成功,也许会成仁,不成功,只能取义成仁,千古不变的道理。

    穆王本想射猎一只野兔给徐偃侯看看,吓唬吓唬他,不要乱动,不要有想法,他那里知道,徐偃侯等的就是你的射猎外出的机会。

    穆王相谈国事,他不想战争,他说他不是前去屠杀,而是制止哪些引起动乱的本该安静的世界,所以,穆王说,杀鸡吓猴,如果真的能够吓住猴子,那么动武也就截止,可是世道却不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哪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