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西周王朝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三回 龙袍加身群龙共舞

第一百八十三回 龙袍加身群龙共舞

    共王三年,周王朝推行的土地私有化土地确权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土地买卖开始盛行,因此引起的土地买卖交易转换的确权纠纷,也层出不群,好在有司法保证,司徒治民之官和司寇司法之官,土地确权之官司空官吏,忙的不可开交,也不亦乐乎,因为所有官吏得到应有的私有土地,大家干劲冲天,不冲朝廷官位,就冲所得的哪块私田,官吏们也是心甘情愿的奔波,心甘为朝廷卖命,哪让他们去忙吧,忙而不累,这是最高境界,最佳效果。

    话说共王三年三月,共王于丰都召见公爵、侯爵以上级别人员,召见的主导思想,一是表彰安抚,二是削弱依法法制下的军队用处,动员诸侯大国裁军。共王不想用高压政策,而是采用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人格魅力,王者之威力,来达到最终裁军目的,共王知道,这次土地改革,政体革命,伤害最大的就是诸侯国君,舍得总要平衡,有舍有得方为正道,共王决定赏赐他们物质权利以外的东西,让他们心里平衡。

    表彰他们舍利的德行,这也是这个时代大家都注重的东西,王者讲道之法则,诸侯讲德行行政,因为有了德行,人们就会向往,就会投靠,这是赚人气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转换成有形价值,那就看每个人的修行了,这个无形资产的德行,总得从外形上表示出来,这也是身价的象征。

    共王在太史史录的新的天命论的“人之三命论”的基础上,延生到德上,人生三命论真善美,其实就是三德表现,共王想:“为君者无不喜欢好大喜功,无不喜欢彰显自己,没有哪个不想穿龙袍的,如果朕将龙袍加在他们身上,他们一定会得意忘形,不计得失,被伤害的心也许就会被平服了。而龙袍是代表至高无上的象征,不能所有诸侯都穿,那就让最高的公侯爵的君主穿上,他们手里掌管着数量比较多的军队,朕还指望他们裁军。”于是共王决定将龙袍让出来,公、侯两级诸侯君可以穿龙袍,成为共龙,共王都将龙袍让他们一起穿,他们还不满足吗?还有何话说?共田,共官,共管,共龙袍,舍得二字的价值体现再次彰显出来。龙袍舍出去共穿,也不能没有说辞,总有一套说辞,理论是革命的基础,好在史录有“三德三命论”。

    共王将德按照古老的德行划分方法,将德划分为十二德,王者十二徳,公侯九德,伯爵七德,子、男伍德,诸侯君的德行就是九到五的德行,简称九五之德,九五之德,九五至尊之德。

    哪共王将自己的龙袍让出去,自己的尊严如何表现出来?

    史录有主意,史录认为,共王要共龙袍,自己也必需穿龙袍,公侯方觉得自己更有身价,但又要有别于他们的龙袍,如何区别呢?按照天命论,王者代表上天使者,上天就是宇宙,宇宙的代表就是日月星三大可见代表,哪共王的龙袍上加上日月星,日月旗本身就是表示德的彰显,统称五常日月旗,这大家本身就能理解,日月星表是上天三德,上天有好生之德,救苦救难之德,惩恶扬善之德。公侯九德,也称九龙,王者十二德,表示是群龙之首。群龙共穿龙袍,共王之龙在共至上,造个字,共龙之上之龙,即龚。史录为共王单独造了一个龚字,以此来表示共王的胸怀大局,龚领群龙,龚凌驾于群龙之上之意,于是共王成了天王的化身,天王一说开始流行,于是就产生了王者在巡视诸侯国时,如果举行祭祀,王者就对鬼神上天自称“天王某某”,如龚王,龚王就称自己为:“天王繄扈。”并写进了周王朝“王制。”作为一种制度化。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天王的出现。

    群龙共舞的龚王时代即是开始了,二百四十三件龙袍已经做好,一切就绪,等待恭王赏赐。要表彰德行,得在祖庙,于是龚王决定在丰都祖庙召见公侯级别的诸侯。

    话说东西两公,八州八位方牧,五十六公爵,一百六十八侯爵,都到了,等待龚王一一接见。

    龚王身穿崭新的日、月、星、龙、云五案花纹的龙袍,静坐在丰都庙堂,佑侍郎高声宣导:“龚王有旨,召公觐见。”

    召公应道:“臣领旨觐见。”

    召公左手在外,右手在里,双手持瑾璋玉珪进到庙堂,抬头一看,龚王身穿崭新款式的龙袍,静坐在龙椅上,真是一副天子穆穆之像,龚王深邃而不可测的眼神,炯炯有神,召公上前叩拜:“臣,叩拜陛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叔父平身。”龚王面无表情的说道。同姓诸侯,王上称他为叔父。

    “谢陛下。”召公站起,等待龚王昭示。

    “朕为表彰公侯大卿对这次土地改革,共田,共官,共管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为表彰尔等的功德,彰显爱卿的九德德行,朕决定授予叔父龙袍加身,与朕共穿龙袍,君临一方,表率天下,赐龙袍。”龚王说道。

    召公受宠若惊,赶紧下跪叩首说道:“臣,只是按照陛下的旨意按章执行,是份内的事情,哪敢显德,臣身穿龙袍诚惶诚恐。”

    “朕就要你们走出去皇皇的样子,朕心里高兴,你们都能将受封之地于共官和百姓共享,难道还不是德吗?人有三德三命,而叔父有九德九命,何不能穿龙袍,九五至尊,叔父是九尊九德九命之身,该当穿上龙袍,共享天下。”龚王说道。

    “谢陛下赞誉,臣当效命王家,知遇致忠,奉陛下的圣旨为神祗,有召必应,只要陛下下诏,臣致死不渝。”召公再叩首说道。

    龚王说道:“还是把龙袍穿起来,让朕看看,有没有皇皇的样子。”龚王动用起情商。

    侍女双手高举于胸口之上,捧着龙袍,不抬脚抢着脚跟滚步走到召公面前。

    召公下跪接过龙袍,退到隔壁更衣间,不一会身穿龙袍,迈着官步走了出来。

    龚王赞道:“确有皇皇之像,威震一方,圣者依法,何须动一兵一卒,将士兵甲过多都是多余的摆饰,只要留下适当的兵甲,足以维持社会秩序,叔父回去将一部分将士卸甲归田,养兵太多,也是损耗国库,也让尔等太累,负担太重,朕就打算近日将王幾裁军十万,让他们卸甲归田,按章分田,耕种于山水之外。”龚王不经意间,话题转到裁军之上。

    “共官,共田,现在陛下无私又共龙袍,龙袍加身,臣没有道理不以陛下为范,效仿楷模,与一方之人共享一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臣也效仿陛下,裁军两万,只留五万之兵,维护和平之用。”召公道说。

    “好,共享天下,是朕的美好愿望,叔父的九德大义,身穿龙袍,受之无愧。”龚王说道。

    龚王接见召公之后,如法炮制西部诸侯总管毛公。然后共王接着对八州方牧的叔父叔舅(外姓诸侯叫叔舅)进行召见,冀州牧虞候,兖州牧曹候,青州牧齐候,蓟州牧燕候,豫州牧应候,扬州牧邗国候,梁州牧褒国候,荆州牧曾国候,取消的徐州,由兖州代管,雍州大部分为王幾之地。八州牧都是侯爵担任,公爵不但任,公者坐而论道,朝廷三公,从五十六个公爵中启用到朝廷中担任三公职位。

    轮到五十六公爵,和一百六十八位侯爵,人数太多,龚王一一接见,最少要十天时间,也急不来,按照次序来吧。

    有意思的是,毕公矩,来得匆忙,忘了带觐见玉珪礼器,那可是自己的身份证,没有这个礼器,无法证明你就是公爵,毕公无奈之下,情急之中,只好向卫国候开口,这东西,别人没有,只有卫国漳河产瑾璋玉珪。

    毕公对卫国候说道:“卫候瑶兄,兄弟我忘了帯礼器,仁兄是否可以救急,借瑾璋玉珪一用,用后还你!”

    卫国公半开玩笑说道:“毕公,你忘了礼器,可知道犯了什么错误吗?我可不借,可以买,要不用田地交换。”

    “仁兄小点声音,买就买吗,大声叫嚷什么,江湖救急,开个价钱,多少田?”毕公笑道。

    “一块瑾璋最少价值八十盆金(铜),一等田一田(一百亩)价值八盆金(铜),也就是十田罢了(一千亩)。”卫国候说道。

    “好,成交,赶紧将玉珪礼器拿来,要到我朝见了。”毕公矩摧道。

    “你叫下人到我办公室去拿。”卫候应道。

    毕公矩拿到瑾璋礼器,前去朝见龚王,谢天谢地,好险阿,要不卫国候,真是麻烦大了。

    两百四十三名穿龙袍的公侯大卿(龚王开始称他们为大卿),朝见结束,个个都被龙袍冲昏了头脑,开心不已,有一人很冷静,没有高兴,他就是密康公。不管他怎么不高兴,反正他一人也反不了天,以后再说,天下这么大,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这个人比较计较,也会算计,可“算”完了,也就终结了。

    九命即九德,九德用九龙表示。大家都穿着龙袍工作服凯旋归去。

    龚王也暗喜,一身龙袍就搞定所有方百里大国裁军,自己的龙袍只不过加了日月星而已,日月星不是还大吗,就叫他龚袍吧,袍笏登场。

    诸侯龙袍皇皇时代即是开始运行。为表龙袍的九命等级,至高尊严,龚王颁布王朝制服制度,制度如下:

    大国公侯国君,为大卿九命九德龙袍制服,但不得加日月星花纹。日月星为王者龙袍,为绝对禁品,世上只有一件。

    伯爵诸侯国君,为七命七德制服,图案为鸟的花纹,但也不得秀有凤凰的花纹,凤凰花纹那是太后,王后的专用花纹。

    子、男爵诸侯君,为五命伍德制服,制服上只能绣花虫纹理。

    王朝三公命服为兖衣,有别于诸侯卿士。

    大国之卿命服为三命三德制服,绣有斧纹图形的制服。当官都有三斧头之说开始流行。

    中等诸侯的下卿为两命两德官服,官服为紫色制服,表明是红的发紫的人。

    小国之卿的官服和下大夫,为一命一德官服,官服为玄色制服。

    命官的命服制度的从新颁布,让天下人一看服装就知道是什么命官,一目了然。

    龚王的龚字已经定性定型,目的为了大国裁军,王朝自己也带头裁军十万,这十万对王朝兵力没有什么影响。

    时隔三月,各路来报,公侯大国全部裁军两万,留下五万精兵,维持地方秩序,龚王的目的达到了,二百四十三大的诸侯国,每国裁军两万人,就是裁四百八十六万人马,加上朝廷裁军十万,总共就是四百九十六万人马。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卸甲归田,农业大丰收,粮仓又多了,税赋又多了。

    正所谓,格一物之理,万物之理贯通。王候得一而天下正。王得一道,候得一德,天下得一理。

    于是道学,德学,开始进入系统理论研究,这些研究王道的道学文章和大臣行德治政的德学文章,汇编起来成为《道经》,《德经》。这个时代也只是《道德经》起步阶段,有了专人研究者,归内藏史管,因为内藏史这个地方资料汇集,门道无穷,内容丰富,花样花色品种齐全,汇聚世间百态。分门别类,就是各道之道,之理各道之道,就是王道。

    而理学,还没有形成气候,因为研究原始物理,就是研究自然学科,简称格物寻理,这对灵感悟性天资要求太高,很少人能耐得住寂寞,史录的手下虽然喊口号的很多,土地私有化之后,大家再也按耐不住种田致富追求物质生活去了。

    狸猫说:“上士听道,努力践行,中士听道,将信将疑,下士听道,哈哈大笑。”

    史录说:“一德一命,三德三命,九德九命,十二徳天子命,无人信之,而街头算命,多人信之。”

    密康公就不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