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冯习疑惑
戍己将军府内,众多仆役们根本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无比惧怕着即将来临的滔天战火,哪怕脑中毫无一点臆想,也知道战争波及之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俗话说,宁做天平狗,不做乱世人。 谁都不想成为乱世沧海中随时沉没的孤舟。仆人们不想,冯管事不想,戍己将军冯习也不想。 胡人大军压境,大战一触即发,戍边有责的冯习早已搬至飞熊军大营指挥调度,五万飞熊军虽然不复往昔战力,大不如马承率领下那般所向披敌,可底蕴犹存,风骨尚在,飞熊军将士们虽然心中同样担忧害怕,可最起码表面上看着沉着冷静,各项军命有条不紊地执行着,积极备战中杂而不乱。 飞熊军主将帐内,一身威武兽头玄铁甲的冯习正与帐下各营校尉在地形沙盘上讨论破敌良策,只不过除了冯习神情尚且淡定,其余诸人都是愁眉苦脸,一筹莫展,显然受降城局势不太乐观。 “。。。十队斥候自午时从四门出发,至今未有任何消息传回,定是遭遇阻截,全军覆没,据早先时候的情报来看此次拓跋晃拥兵五十万犯我受降,已是孤注一掷,绝不像以前炫耀武力,虚晃一枪。” “哼,吴长使这说的不是废话么,拓跋晃会没事闲的带五十万人出来遛弯啊,此番定是南下侵略我大晋疆土,末将愿亲率一队精锐骑兵,为冯将军探得虚实!” 自古朝廷文武不两立,文官讲究个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而武官提倡身先士卒,于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因而每逢大事要事,双方都会意见相左,互相拆台。 此等良好风气自然传染到受降城,裨将军鄂尧虎背熊腰,银甲青衣,气宇不凡,乃冯习麾下第一猛将,冲锋陷阵的不二人选,可惜与将军长使吴岩素有嫌隙,两人一照面就舌枪唇剑,争论不休。 此番,帐内谈论军情,吴岩陈述军情,内容枯燥,价值极少,自然引起鄂尧不满,鄂尧请缨出城刺探敌情,自然深得帐内武官之心,立刻有不少人越众而出,纷纷向冯习请命出城刺探敌情。 好在飞熊军营大帐足够宽敞,十数个大汉底气十足的高喊之声还不足刺破冯习脆弱的耳膜,对于麾下将士在大军压境的危险局面下还能如此斗气高昂,冯习内心十分欣喜,不过还是头疼于吴岩和鄂尧二人在此危机局面还不知收敛。 “鄂将军勇气可嘉,此时拓跋老贼截杀我军十队斥候,已是不宣而战,若再派斥候出城,无疑让士卒们白白牺牲,鄂将军固然骁勇,可胡寇人多势众,想必鄂将军出去也是九死一生,若是活着回来还好说,可若是败了,大战在即,未免会折了我方士气。。。” 吴岩阴阳怪气地反驳着鄂尧领兵出城的提议,身为戍己将军府诸多官吏之首,吴岩拥有自己的那一份骄傲和自负,出身寒门之故,吴岩十分瞧不起靠着祖辈功勋庇佑的名门子弟,凭什么他们一出生就可以享有官爵,哪怕资质平庸,泛泛之辈都可身居高官要职,而饱读经书,深谙礼法,才思灵敏的自己就因为出身不好,仕途坎坷,处处遭人白眼。 幸亏冯习将军慧眼识珠,将吴岩收入府内,委以重任,这才有机会施展平生所学,为国家效力,为自己也为寒门子弟争一口气。 鄂尧出身官宦之家,世代都在军中效力,年少投军后屡立战功,年纪尚轻就被朝廷任命为裨将军,成为受降城军中二号人物,如此仕途顺风顺水的鄂尧毫无意外地刺激着神经敏感的吴岩。 “吴岩!你小子什么意思,老子当年带着二百人就敢冲击羯胡子一万先锋军,杀进杀出,毫无惧色,拓跋老贼的五十万大军,老子还真没放在眼里,你要是不服,咱俩就在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