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赵武英雄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仪入楚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仪入楚

    一名侍者走了进来,拱手道:“王上,诸位大臣来了。”

    秦王驷轻轻一挥手,示意宦者下去。

    秦王驷道:“荡儿,陪寡人出去。”

    太子荡双手击掌,几名侍女挪着莲步走了进来,为秦王驷更衣洗漱。

    赢疾、张仪、甘茂、司马错、魏章等文臣武将,听说王上醒了,齐聚在咸阳宫,谈论古今。忽闻,宦者令高呼“王上到,众人行礼。”

    秦王驷在太子荡的搀扶下,从侧殿走了出来。众人见状,齐声道:“臣等,参见王上。”

    秦王驷抬手道:“赐坐。”

    “谢王上。”众人谢礼,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诸位齐心协力,解了秦国之危。请受寡人一拜。”秦王驷朝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众人也起身回礼。

    秦王驷见众人站着,忙道:“坐,坐,坐。”

    “谢,王上。”

    秦王驷端坐在王位上,问道:“赢疾,中原大战之后,格局如何。”

    “回王上。”赢疾道:“中原大战之后。三晋和我们交好。楚国也和我们缔结和平协议。齐国却是恨透了我们。”

    “齐国恨透了我们。”秦王驷注视着众人道:“这是怎么回事。”

    “回禀父王。”太子荡压低身子,“大庶长率军解了韩国雍城之围。随后联合韩军,挥军北上,解了魏国煮枣之围。大庶长率领韩魏联军在濮水之边击败了齐国,齐将声子战死。我们三战皆胜,大秦威名,震动天下。”

    “你说什么。濮水之边我们打赢了齐国。”秦王驷一脸茫然,“齐国败了。”

    “王上,齐国不仅在濮水之边被我们打败。”张仪正色道:“整个战场的局势,也是一败涂地。桑丘一战,我们败给了秦国。今日,却是连本带利讨了回来。”

    “好。痛快。痛快。”秦王驷喜道:“齐国败了,我们也算是为桑丘死去的将士报仇了。”

    赢疾道:“王上,我们不仅在濮水之边击败了齐人。燕国也复国了。”

    秦王驷双眼绽放出光芒,“寡人的外甥,继任为王呢?”

    赢疾答道:“赵国出兵围困中山,中山王顶不住压力,率先从燕国撤军。齐国在濮水之边败给了我们。齐王不服,整军备战,不得不将燕国的齐军调回齐国。赵军和公子职联合反击,击败燕太子平。公子职在燕都蓟城登位,成为燕国的王。”

    “好啊!”秦王驷颔首道:“寡人的外甥成了燕王。寡人实现了对孟嬴的承诺。孟嬴对寡人的恨意将会少一点。”

    赢疾道:“王上,臣在燕宫见到了孟嬴。”

    秦王驷忙道:“孟嬴对寡人可有话说。”

    赢疾见王上那双充满期盼的双眸,点了点,“孟嬴说,她已经不恨王上。”

    秦王驷叹道:“寡人亏欠孟嬴太多了。”

    “王上。”张仪道:“孟嬴理解王上的用心。亦感激王上为公子职所做的一切。齐国濮水之边,败给诸侯。北境燕地也是一败涂地。我们何不趁此机会,联合三晋攻打齐国,以争天下。成就秦国的霸业。”

    “王上。我们不可攻齐。”甘茂道:“齐国在濮水之边败给了诸侯,但国力仍在。三晋和我们也是貌合神离。我们攻打齐国,要越过韩魏,劳师远征。此乃兵家大忌。”

    “臣也认为,不能攻齐。”魏章附和道:“蓝田一役,我们也损失惨重。很难再次集结大规模的军力,远征齐国。王上欲成就霸业,还需等待时日。”

    “齐国濮水之边败给诸侯。占领的燕地,尽数归燕。”张仪道:“我们就应该携着胜利的余威,攻打齐国。此时不打齐国,更待何时。一旦,齐国恢复元气,我们很难在攻打它。”

    秦王驷将目光落在赢疾的身上,问道:“赢疾,你是什么意思。”

    “王上。臣和齐国交过手。”赢疾皱眉道:“齐国的竞技之师,不愧是一支威武之师。秦韩魏三国的精锐,联合攻打齐师。濮水之战,我们胜了。但,也是惨胜。齐国之所以会输,是因为齐师的精锐,尽数在燕国。如果不是燕赵拖住了燕地的十万齐师精锐,我们很难取胜。齐国战将上千,带甲数十万。又有老将田盼,名将匡章、田阳等人。倘若我们攻齐不利,中原诸侯对我们反戈一击,秦国危矣。臣认为,成就霸业,应该徐徐图之,不可冒进。”

    秦王驷又道:“司马错,你有何见解。”

    “王上,臣认为应该巩固战果。”司马错道:“我们虽然占领了苴巴蜀三国之地。但,苴巴蜀三国民风彪悍,民心不归我秦国。我们应该先治理苴巴蜀。让苴巴蜀之民为我秦国而战。一旦,我们调集重兵,攻打齐国。苴巴蜀之地管制也会松懈。倘若苴巴蜀叛乱,我们得到的土地将会失去。攻齐以争天下,成就霸业,不是上策。”

    秦王驷道:“荡儿,你以为何。”

    太子荡道:“孩儿反对攻打齐国。”

    “说下去。”

    “齐国和我国中间隔了一个三晋。我们攻打齐国,是劳师远征。即使我们打赢了齐国,齐国的土地,也会被三晋和楚国所得。”太子荡见父王没有反对,续道:“孩儿认为,秦国的敌人是楚国。我们应该狠狠敲打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