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劲旅在线阅读 - 第五节 人才

第五节 人才

    对于这批幼小的孩童,赵宏打算把他们作为自己重要的后备力量进行培养,这些小孩子将来可是有大用的。

    小孩子心智不如成人那么不成熟,世界观,价值观都还远远没有竖立起来,他们就如同一张未经写画的白纸,可以随意涂画他们的将来。

    如果对这些小孩子进行培养和教育,不,准确的说是进行洗脑工作,那么将来他们的忠诚要远远超过直接招揽的成年人,对赵宏来说可以更好进行控制和利用。这些小孩子一般长大以后就会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如同饲养的鹰犬。

    赵宏知道的这种现象,并不是到了现代社会发现的。在远古时期,各个游牧民族就已经发现这个特点,估计收养小孩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在那时候,人类的生活,医疗条件都极为恶劣,非正常死亡的人在那个时代是一件常见的事情,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部落里的酋长或者长老等其他人,常常为了部落人丁的兴盛,或者血缘关系,因此常常抚养这些失去父母的遗孤,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抚养的这些遗孤对养育他们的人往往忠心不二,所以不少部落的贵族都有了收养义子的习惯。只不过那时候没有成熟的文字的记载,后世因此不觉。

    生活十分富足的华夏人就常常认为这种现象来自于塞北的游牧民族,是胡人的习惯。问题是有哪个民族生来是农耕定居的?人类的生产力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居住在中原的炎黄子孙也是由原始社会发展过来的。只不过在华夏人已经进入封建制的时候,草原上的胡人受生产力限制还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罢了。除了共产主义以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平等在任何时代都存在,这就类似于赵宏的前世富二代看不起从乡下来的农二代,但是富二代不知道的是,他的祖先向上溯三代绝大多数也都从事农业有关的行业,其实人都不高贵到哪里,谁不要笑话谁。

    居住在中原的华夏政权就像富二代常常被一贫如洗的农二代踩在脚下一般,汉人政权也是常常坐拥万贯家财的优越条件却醉生梦死,最终被草原上一贫如洗的游牧部落给抢了个精光,五胡乱华,蒙古入侵,满清入关等等都是典型例子。

    因此原始社会的阶段的义父义子常常被入关的胡人重新带回到了中原地区。

    三国时期无论是无论是羌人还是匈奴人都已经开始内迁入关,晋阳所在的并州地区和凉州地区都受到了草原风俗的影响,义子义父十分盛行。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影响下义子义父也成为,受草原风俗影响地区的人重要笼络的重要手段。比较典型的是并州人的吕布和凉州人的董卓,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义子义父。而同样出身北地幽州的刘备在赵宏的前世也收过义子刘封。不过这个时代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知道抚养义子常常比较忠心,所以也收了很多成年的义子,却不想有的因此要了自己的命。比如赵宏前世的董卓就是被自己的义子吕布给亲手刺死的。其根源在于吕布并不是董卓抚养长大,成年人心智这么成熟,这种义子义父常常是利益的结合,而不是感情上的结果。一旦双方发生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义子造反也很正常,而从小抚养的义子则往往是感情上的结合,这种纽带关系要比单纯利益上的结合要牢靠的多。

    义子的现象在五代十国时期达到了高峰,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河东的沙陀王------李克用,李克用麾下赫赫有名的“十三太保”在他的各种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蒙古草原上的突厥人在被唐军击败,回鹘人攻占故地的一连串事件打击之后,他们被迫随着中亚的草原一路迁移到西方。突厥人在到达中东地区之后也把这种收养义子的习惯在带到了西方。

    在突厥人攻占阻碍他们西进的桥头堡-----君士坦丁堡之后,已经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可以阻挡他们突厥人的入侵。整个巴尔干地区随之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突厥人的兵锋一度抵达欧洲的腹地-------奥地利的*。

    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将巴尔干地区被征服的基督教国家正在玩耍的小男孩强行掠走,突厥人把这些小孩带到军队中,对他们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同时对他们进行伊斯兰教的教育或者说洗脑。这样经过数十年之后,这些来自基督教国家的小男孩都最终成为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