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灵异小说 - 中郎印在线阅读 - 第六十七章 刘家祖孙摊牌

第六十七章 刘家祖孙摊牌

    “这真的是汉武帝?他的眼睛竟然看不见瞳孔,竟然全是眼白,还是尸身?”夏天霸之前说的话让我心中暗暗吃惊,虽然我之前一直推测这人应该就是刘彻,此时被证实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按理讲这汉武大帝在位的时候要比汉宣帝的地位权势要高很多,因为当时的汉朝集权正好是在巅峰,只是这千年之后两人同样是以阴阳转生之法再次面世,为何汉宣帝刘询已经是阳人之躯体,而汉武帝仍旧是阴尸?

    “不对,难道这里面有什么误会?”我实在是不明白汉武帝也算是一代大帝,而且同样是千年谋划,他怎么可能没有手段恢复阳气,要知道正常人的生机都是阴阳交汇之后才得以成全,

    而汉武帝刘彻此时却是个全身阴气弥漫之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为僵尸鬼魅邪物,当然传说也曾有过全阳之人,那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邸,诸如日月之流,所以汉武帝灵魂卓然存于阴尸之中这件事儿之中就透漏着诡异。

    “你在想什么?·······这不可能”谈判还在进行着,声音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但是我知道肯定不会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因为两个人的理念完全不同,甚至说有所悖。

    因为我仔细回想在杨月那里查到的一些资料,断然肯定汉武帝的思维不必然是一个严正己身的人,却也是刚愎自用的人,我不由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满脑子想的都是汉武帝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汉武帝,·······汉武帝·····”我想起来了那一叠叠的史料,发朽的史书。

    征和四年(前89)六月,六十八岁的汉武帝刘彻下了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罪己诏”——轮台诏,人往往意识到是怎么回事儿并不代表自己一定会按认识到的方式来处理。

    汉帝国在汉武帝晚年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在此前两年(前91),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巫蛊之祸”,遭陷害而被迫发动政变的太子刘据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追随儿子而去;第二年(前90),汉武帝后期最倚重的将领大将军李广利阵前投降匈奴,几乎已宣告了刘彻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的最后破产。

    按照《资治通鉴》所记载轮台诏之前的三个月,汉武帝在泰山附近的封禅仪式上,据说还曾作过比轮台诏更为深刻的自我批评:“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在司马光看来,汉武帝所为已无限接近了秦始皇的暴政(“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给了一连串负面的四字评价,“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如果不是“晚而改过”的轮台诏,汉武帝岂能“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汉武帝无疑是热爱战争的。置于古代的历史情境,如果不是持如司马光那样偏执的和平观的话,汉武帝的战争本身,无论是从道义上而言,还是从政治需要而言,用负面意义过强的“穷兵黩武”来定义可能是附加了过多的现代人情感。

    但是,我还是想把“穷兵黩武”送给汉武帝,战争本身可能是中性的,但整个统治时代几乎一直贯穿着战争却是难以辩护的。汉武帝和秦始皇最大的共通点就是,他们都非常不擅于自我节制,无视国力民力的极限,任由开边欲望无穷蔓延。

    汉武帝给人最大的幻觉就是,他不把国家打到崩溃边缘,不把民力使用到极限,不把战争打到四面开花难以为继,他是不会停下征伐脚步的。就汉匈战争而言,虽然全过程汉武帝都是在“以本伤人”,享受着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式的胜利,但其间的确是有见好就收的时间窗口的。元狩四年(前119),在毕其功于一役的漠北战役中,匈奴主力实际上已经被卫青霍去病重创,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大好局面,汉高祖“白登之围”的百年耻辱连本带利地报了,匈奴再也已无法构成对汉帝国的军事威胁。

    汉武帝如果在此时结束战争,不纠结于他真实历史中追求对匈奴问题的“彻底解决”,就等于提前轮台诏了整整三十年,汉帝国有这三十年的休养生息,又何至于出现汉武帝后期的“海内虚耗”,“有亡秦之迹”。

    如此,汉武帝的历史评价也不至于那么充满纠结,在暴君与“汉武大帝”两个极端间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