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要奴才不要干才
献计策展示不同 为我用马首是瞻 大理寺卿史弥远回府,管家报告:有客人在前厅等候。走近一看,是德清县丞沈光维。此人起先在太学读书,因为同乡的缘故,曾指点他几次,故以学生自称,庆元五年中进士榜,将大哥史弥大的小女儿嫁给了他。 见史弥远进来,沈光维起身鞠躬:学生沈光维给老师请安。 史弥远摆手,光维请坐。待其坐下,用目光扫视了一遍:苹苹还好吧,孩子会说话了吧。 沈光维这才想起自己的另一身份,忙恭敬地回答:禀三叔,苹苹很好,她让我代她给三叔三婶问安,还带来些果蔬,让两位尝尝鲜,孩子也能说两句简单的话。 晚饭己准备好,叔侄二人对饮。慢慢地话题就转到朝政上。 沈光维尽管年轻,但官场的事看得清。 到如今,韩太师韩大人尽管出身外戚,尽管没有进士及第的资历,经过几年的搏击,已稳做朝臣第一把交椅,而且近阶段都不会改变。他之所以成功,除了自身的特殊身份外,与他读书不多、敢打敢拼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试想,如果是一位从小读圣贤书,走科举入仕的官员,会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道学批判运动吗? 目前,朝中是忠J并蓄,鱼龙混珠。韩大人最亲近的无非这几个。左丞相陈志善昏庸无能,只会唯唯诺诺。可能是穷怕了,想着法子捞钱,据说光过一个七十大寿,就收到五十多万两银子,还不包括收的礼品。苏师成和周云銮都是胥吏出身,可以说胸无点墨,只因为会摇尾乞怜,献媚巴结,而身居要职,还有韩仙胄、程松、许及之等等。除此之外,朝廷还云集了叶正则、徐平阳、丁乔安、刘璘、李石章、费士寅,等一大批进士及第而又有真才实学的人。 殿中侍御史邓友龙,在地方州县干了十五年,从九品干到七品,结识了陈志善,未用两年,就升到了从五品。他自己都说,回想这么多年,也不知干了些什么,不过是顺应潮流,前后都是一天一天地混日子。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人升官就有人罢官,象日出月落一样自然交替。 官场也是弱R强食的地方,也要适者生存。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大部分人就是谋一份差事,拿一份俸禄,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在此基础上,品德高尚的人才去讲求正义和贡献。 史弥远很吃惊,这小子,真是有头脑,看问题有自己的观点,是个可造之才。便笑了,光维,你想说什么? 沈光维叮着史弥远:我的意思很简单,老师你不要端着了,韩大人不是什么J臣,你要向他靠拢,争取一个更合适的位置,来展示你的才能。 史弥远兴趣上来了,光维,你说说看,现在,我最合适的位置是什么? 沈光维想了一会,回答:参知政事,两年后,右丞相。 何以见得? 岳父曾经对我说过,同叔心思缜密,内敛而有谋略,将来会取得比我更高的地位,甚至超过父亲。 史弥大是史弥远长兄,比史弥远年长三十岁,致仕前官至吏部侍郎,封少师。 老师,韩太师性格张扬,你一向内敛,这一内一外,相互补充,是最佳组合。 出身仕宦之家,苦读诗书,而通过科举走上官场的,是不甘于平庸的,总是梦想着在更大更适合的舞台展示其才能。史弥远也一样,他是庶出,从小受尽嫡系的白眼,超过大哥超过嫡系,是他心中难以言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