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狂风起兮在线阅读 - 第一卷 东风起 第四十一章 建堡

第一卷 东风起 第四十一章 建堡

    旭日东升,清晨的一缕云彩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微微泛着红光,而田野之上则是站满了人,这些都是未来先登堡的堡民!

    疏通浚河已经三天了,按照王骁分段分批次的工作方法,整个疏通的速度很快,而且这一次并非是要做成供人饮用的水,只是要让这些水能够流通,灌溉田野即可。

    而梁进达带着几十号人这几天四处游荡在未来先登堡的外围那两座小土山附近勘察地形,希望能找出水源。事实正面梁进达还是有点干货的,这几天刚过去,他那边就传出消息,已经发现了好几处土壤湿润,似乎其下藏有水源的土地,已经让人开始挖掘了。

    而王骁今天,则要带着所有堡民们完成疏通浚河的最后一步。

    整段五里长的沟渠大部分已经疏通完毕,河道两旁都是刚刚发掘的新鲜泥土,被整齐的用脚或石子填满夯实,也许等过了几天,水流冲谈了漂浮的脏浊泥土,漂在上面的水取回去也能烧开以备饮用。

    现在剩下的,也就差不多只有一百多步的土沟没有疏通,依旧堵塞,再过百步之外就是水合屯的小河,从这儿望过去,虽然小河不是太宽泛,不过供给以后的先登堡众多居民引用,哪怕是四五千翻个好几倍,都是足够使用的。

    水渠的沟通是必然的事情,其实在结束最后一段位置的疏通之前,王骁等人已经准备下一阶段的筑城计划了。

    实际上王骁一直在为原料之事发愁,前段时间他也去看了梁进达的所谓水泥,效果非常不错,造出来的东西也很坚固,但无奈缺少铁矿土,所以并不能大批量的建造,说实在,完成一面堡墙都岌岌可危,更别提这座先登堡的四面堡墙了。

    无奈之下,王骁只得命人快马加鞭,组成运输队,又向周围三大堡求援人手,去到了清河郡中,把那些个有用没用能拆不能拆的全部都运回来,虽然烧毁了大部分,不过有一些肯定会留存,便成了王骁等人建立堡寨的资源存放处。

    此时王骁和众位兄弟都站在原来的先登墩之外,望着远处的原先清河郡百姓们,排成了两条长队,都在领取梁进达所调和的水泥之物,那水泥呈灰色,围成了一堆,中间用水浇灌成一个坑。随后几个人拿起数个草席,将调和好的水泥置于大车之上,一车车的往那边拉去,又有大车每车搭载数十或数百从那清河郡拆除下来的建材,浩浩荡荡的前往王骁及众人划定的区域之中。

    经过前期激烈的讨论,最终敲定了先登堡的建造方案,堡寨周长三里,高三丈七尺,根部厚两丈,可容纳大部队的调动和战斗,先登堡堡墙的修筑采用了先进的板筑法,即先夯筑陡直内墙,两侧再以护城坡加固,此法可在增加高度的同时,抑制坡度的同步增长,使城墙较为陡直难攻。内墙夯层间设有夯窝,使夯层嵌接,城墙更加牢固。

    王骁又考虑到之前鞑子们的进攻方式,提出系统城防思想的是前朝初年一位叫做陈规的杰出文官。此人极富谋略,发明过竹竿火枪,更指挥过大量保卫战,也亲身体会到抛石车集群轰击对攻防双方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北莽对德安发动的九次进攻,每次都动用了抛石车,最后一次竟连续轰击14昼夜,可以想象那是何等的惨烈场面。然而其凭借着过人的谋略,屡屡在各城挫败为数众多的北莽军,奠定了其作为那个时代城防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其所撰写的《守城录》,至今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所以王骁决定再改进城池,尤其是墙头上的这些位置。

    他下令围绕通过来的沟渠建立护城壕,在那之后,距城墙大概六到九米外,是一道高四米,根厚三米的羊马墙,墙上设有三个一组的‘品‘字形射击孔。羊马墙后有一道壕沟。之后又是一道墙。形成两壕三墙的障碍带。

    城墙宽顶缩窄至五到六米,以降低被石弹击中的机会。用较能承受石弹轰击的平头墙取代有齿垛的女墙,墙上交错开设两排孔口,供射击和刺杀之用。在马面上修筑平头墙,以取代经不起石弹攻击的战棚。城角由从前较易被石弹轰塌的直角城角,改为半圆形,并且废除容易成为轰击目标的角楼。

    王骁的先登堡,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直接参照了城池的建设模式,而并非针对于普通堡寨而建,这以后可能就是他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且先登堡可以说得上是顶在燕朝和草原王廷的对垒最前线,王骁不为别人考虑,也得为自己人考虑小命。所以王骁最后的态度就是,参照城池!追赶城池!

    王骁想了想,回头问崔绝:“知节可知,这先登堡按照正常速度,要建多久?”

    崔绝好像早就知道王骁会问这个,当下就微笑说道:“若是速度够快,资源充实,半旬即可立成。多亏了梁兄的水泥之物,才能让城池加快建设,否则,在下觉得便是两旬都略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