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变
,决战第三帝国 秦川做的没错。 事实就是希特勒在听到秦川与亚历山大的对话之后十分受用。 因为如果像秦川这样理解的话,希特勒的这种做法就不是判断错误,而是一种谨慎小心,是一种对前线官兵生命负责的一种表现。 人往往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他们不愿意在更低层级的人面前犯错。 就比如希特勒,如果是在保卢斯这个集团军司令面前承认错误那还会更容易些,如果是在一个上校甚至是少校面前低下头就十分困难了。 所以希特勒实际上更在意的是秦川和亚历山大的想法,秦川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另一方面,就像秦川想的,生性多疑的人在听到秦川那样一番“自我反省”的话,反而越发相信秦川取得这个证据是真实的……原因很简单,没有人会像秦川这样怀疑自己的证据,他们通常都是偏向自己一方。 当然,希特勒并不会就这样做出决定。 他让情报部门重新审问了一遍塞宁诺维奇。 不过这一步只是走形式,希特勒对在这其中能找到漏洞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希特勒把重点放在对情报正确性的验证上。 因为如果苏联人打算以谢拉菲莫维奇和阿布加涅罗沃做突破口的话,必然会在这两处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屯积弹药、装备,集中更多的部队等等。 这些都可以用空军侦察机以及勃兰登堡部队侦察到。 之前希特勒之所以没有做这个工作,是因为他先入为主的相信苏联人已经在自己的攻势下无力反击了。 侦察到的结果让希特勒大吃一惊…… 相关的情报很快就像雪片一样飞到“狼人”司令部,因为这次是有针对性的,所以无论是空中侦察还是勃兰登堡部队的地面侦察,都表明苏联人的确有在这两个方向大规模集结。 暂且先不论苏联反攻的情报是否正确,这已经证明了之前希特勒掌握的情报也就是苏军无力反攻的情报是错误的。 在指挥部里走来走去思考了好一会儿,并且一次又一次对照侦察所得到的情报及塞宁诺维奇的口供,发现大多数都对相互对应,于是希特勒终于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了。 另一方面,希特勒也明白不承认错误不行。 因为就像秦川所说的,这关系到第6集团军乃至整个东线的安危,甚至是德国的命运……此时的德国已经出现后力紧缺的问题,南方集团军群对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的兵力还是东拼西凑凑起来的,如果再让第6集团军被包围被歼灭,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德意志帝国很可能会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倒塌,而第6集团军就将会是倒下的第一块骨牌。 事实也的确如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军在东线就一厥不振,之后的库尔斯克会战虽然是德军主动发起的进攻,但那只是回光返照。 另一方面,盟军又在诺曼底登陆使德军彻底陷入两面夹击顾首不顾尾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