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
帝道第一重境界,是志在绝顶,不屈服于任何存在的强者之心;帝道第二重境界,是胸怀天下,为苍生立身立命的仁者之心。这两重境界,更像是成就帝王的本心要求,考验的是帝王心性。 换言之,这是哲学基础。 而今日李晔触碰到的帝道第三重境界的气息,更像是方法.论——成就帝业的方法.论。 即掌控民心,令万众为己所用的方法。 帝王成就大业,自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着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奋斗。而若是能令天下人都随其奋躯,那么不能成就帝业才有鬼了。现在李晔明悟的,就是如何让万众为他所用。 即控制民心的方法。 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需要精通很多方法,但让万众齐心为己所用的方法,无疑是最为基础的。没有民众的跟随,就没有帝王的存在。 李晔杀大当家、得到队伍指挥权的过程,无疑是掌控万众情绪和思想的方法体现。 在李晔的意识中,不可描述的虚无之处,晦暗中有一扇古典沧桑的大门。他站在门外,看到大门上有一道龙纹,刻画的是龙翔九天之图,而在龙纹之下,则是万里江山无数军民。 现在这扇门的龙身,已经点亮了三个节点,门也开到了三四成的程度。 他尝试走进这扇透出耀眼光芒的门,眉心处的天机画卷无声打开,只一步,就踏了进去。 眼前的景象再熟悉不过,脚下就是平卢五州之地,向北而望,可见山川纵横,城池、村舍星罗棋布,无数蚂蚁大小的军民分布其间,俨然大唐北方疆域。 在李晔的仙园中,除却平卢五州之地外,其他地域都是透明的。 而现在,李晔站在北方疆域的上空,心念一动,体内的龙气竟然离体飞出,翱翔九天,发出高亢的吟叫。 与此同时,龙气如日,散发出亮眼的青光,普照大地。那些星星点点的青芒,兀一落到疆土上,便让疆土凝实了一分。 疆土上渐渐亮起无数颜色不同的星点,白色,黄色,赤色,各不相同,分布在各个地方。点连成线,线连成面。李晔心有所感,那每一个光点,就是一个完全效忠于他的官、军、民。 而在这些光点中,有些特殊的存在,本身还散发出一团光晕,好似具备影响周围不亮的那些暗点的力量。 ...... 河东,太原城。 节度使府内,李振正在处理政务,书案上的案牍堆成小山状,而且还不止一座,这将李振都整个挡在里面。 李晔离开平卢的时候,已经任命李振为河东节度使,现在他要主管河东一切军政事务。 新得之地,要治理起来自然是千头万绪,李克用一党的余孽要甄别、剪除,山中贼寇要消灭,苛捐杂税要废除,水利灌溉设施要修缮,许多流民要安置......特别是要把平卢的施政措施,在河东全面推行,工程巨大。 油灯还未燃尽,晨光已经透过窗纱,撒在了书案上,沉浸在政务中的李振竟然没有立即察觉。直到几名丫鬟将早点送过来,叫了他好几遍,他才抬头回过神,惊觉竟然又是一整夜过去。 放下毛笔,李振来到餐桌前就餐。 通房丫鬟一面服侍,一面不无心疼的柔声劝道:“廉使勤于政事,奴家本来没资格多说什么,但廉使总该怜惜自己的身体才是。要是廉使病倒了,河东的政事不就要被耽搁?” 李振看了丫鬟一眼,微微笑了笑,“怕不是政事被耽搁,而是某些人的事情被耽搁了吧?” 作为儒家士子,李振早已是文师境界,距离文宗也不过一步之遥,虽然儒家士子的修为不在身体强悍、战力出众这些层面,但几天不睡觉还真没什么影响。 丫鬟的目光触及到李振揶揄的笑容,脸立即红到了脖子根。被对方当面点破心里那点小算盘,她羞臊得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偏偏李振还老不正经的一直看着她,这让丫鬟只能落荒而逃,“廉使自个儿吃吧,奴家退下了!” 作为李晔的左膀右臂,李振这些年忙于政事,常常通宵达旦,无暇娶妻,府上并无女主人,最“亲近”的也只有几个通房丫鬟罢了。 虽然是丫鬟,但也都是出自书香门第的闺秀,不仅懂得诗书,跟李振有共同话题可以聊,而且性子也婉约,懂得体贴知道疼人。 这都是李晔为李振精挑细选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主公,李晔当然知道为自己的臂膀多想想。 上午是坐镇政事堂的时间,李振每日要颁布什么政令,召开什么会议,或是下面的官员要汇报请示什么工作,都在政事堂进行。 用完早餐,李振就到了政事堂。巳时时分,他正跟一名官员交流着什么事,忽然心有所感,抬头看向门外天空,眼中满是震动之色。 他的震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丢下正在说话的官员,直接掠出房门,飞上屋顶,向东边天空凝望过去,细细感应。 越是聚精会神的感应,李振心头的震动就越强,不仅是他,官署里那些儒家士子,但凡境界到了文士的,全都奔出了房门,来到院中向东天观望。 “廉使,这是怎么回事?”节度使府的长史来到李振身后,不无震惊的问道。 “看来大家都感应到了,那是殿下的气息。” 李振默然片刻,目露思索之色,“但是奇怪的是,殿下的气息里,却带着一股再明显不过的帝王之气......殿下英姿非凡,之前身上就有这种气质,但说到底也只是气质而已,现在却能形成气息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