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填补灵魂空洞的人在线阅读 - 第十五章 水牛城

第十五章 水牛城

    从纽约到布法罗的车程长达7个小时,也就是说几乎一整天的时间我们都要在路上度过了。这件对于多数人来说颇为无聊的事情在我看来却是充满了无以言说的乐趣。

    在其他游客都横躺竖卧的呼呼大睡或者打牌聊天的时候,我照例塞着耳机久久的凝视着车窗外飞快闪过的风景,再次陷入到了“自闭症”的深度冥想之中。

    美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的国家,国土面积和中国差不太多,人口却只有3亿多。公路的两旁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由于正是初秋的季节,树木仍旧葱郁,密密麻麻看不到远方。我们乘坐的旅行巴士驶出纽约城区,经过一个个静谧的小镇,导游对我们说,这里才是能够真正代表美国的地方,绿茵茵的草坪或一望无际的田野间,稀稀落落地点缀着一栋栋别墅小屋,大小不一,简繁交错,但结构紧凑,房子旁边都带有自家的车库。而家家户户之间都保持了适当的距离,这可能也与美国人均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大有关,据导游讲,这些房屋买下来一般不超过10万美金,购买后房屋连同土地的所有权都归房主所有,美国并不缺少土地;当然,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由于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隐私的关系,他们更喜欢清静自然的生活方式,彼此友好而互不干扰吧。

    从驶离市区开始,车窗外就始终蔓延着无比开阔的视野,感到心里顿时没有了置身于闹市之中的浮躁。一路上家家户户都在花草绿植的环抱之中,门前盛开着不知名的小花,院子里常常种着一两棵高大的树木,绿荫如盖,将各家的小房子罩在下面,整个房屋和院落便都笼罩荫凉之中,看上去惬意极了。导游对我们说,美国人大多喜欢清静,居住区和生活区也是分开的。有很多老人住在这里。在中国,子女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在美国,养育孩子才是不容推却的责任,赡养父母却非理所当然,所以孩子长大后大多选择离开父母自由生活,而这些“空巢老人”由于常年寡居,缺少沟通,很多人患了抑郁症,近些年这个群体的数量也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为了减少此类现象,体现对老人的关怀,政府修建了不少养老院,像幼儿园一样,负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起居。然而多数的老人却仍然选择独居,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一般不愿意到养老院来居住。热衷于到养老院来生活的人反而是许多不甘寂寞、喜欢热闹的华人,他们聚到这里聊天、打牌,会过得更加开心。

    小镇的周边几乎看不到在国内常见的小型购物场所,导游说因为他们怕吵,生活用品一般都是开车到专门的区域去购买。因此在美国,汽车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没有汽车寸步难行。除此之外乘坐飞机也与国内迥然不同,在美国飞机晚点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晚点以后也不像国内的航空公司服务那么周到,提供饮食、住宿之类,他们通常将飞机晚点当成家常便饭,不会额外为乘客提供什么服务,至多会给你找另一条航线让你换乘,如果你不接受,那就只好等待了。因为美国的航空网络非常发达,航线众多,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总能有办法。并且正是由于每家都有自己的私人汽车,美国的出租车和公交系统也没有国内那么发达。这里的出租车很少有空驶供你在路边招手乘坐,一般都须电话提前预定,并且据说从你开始预约那一刻就开始收费了,除了基本的车价外,一般还须支付15-20%的小费。因此很多初抵美国的中国人,常常会对此不甚习惯,摸不着头绪。

    一栋栋洋房别墅点缀在芳草茵茵和花影树丛之中看上去的确颇富诗意,但设身处地地细细想来,一个喜欢团聚和热闹的民族离乡背井定居此地,是否也能真正适应这种生活方式呢?突然想到自己身边也有不少老同学、老朋友热衷于通过各种渠道移民美国或者加拿大这样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而这些人都有着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不喜热闹爱清静,非常享受那种自己一个人或者和自己的小家庭独居一处安静生活的感觉。毫无疑问,远离人口众多的中国,移民到此的确对他们来说是个再好不过的选择。当然也有不少所谓“叶公好龙”的盲目跟风者,我身边有一个自己开公司做生意的朋友,曾经几次三番地来美国“考察”,别墅洋房看了无数套,价格也比北京便宜不少,但她至今仍未下定决心,始终处于纠结踌躇之中,原因就是她的本性并不是喜欢清静和太过独立生活的一个人,只是单从孩子的教育着眼,她才有了移民的想法,总觉得美国的教育理念更加符合孩子的成长需求,并且这也算是一个大势所趋,但若从自身考虑,她就十分犹豫了,毕竟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几乎所有的朋友们都在国内,虽然事业也可以到国外再重新发展,但真正想到国外这种一家一户距离甚远,走在大街上迎面碰不到几个人的情形,习惯了国内热闹嘈杂的她反倒陷入了不安的想象之中:空旷的原野中孤零零守着一座大房子,谁和谁也不怎么来往,遇到点事怎么办呢?孤独索居,一时清静,长此以往,自己真的能够忍受吗?看来,很多时候我们的确不能盲目的跟风做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无需去参照其他任何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思绪渐渐飘远,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行程过半,抵达了一座不知名的小镇。中午时分,从街的中心穿过,看到路边一块醒目的中文招牌:“长城”饭店,下用则英文写着“Chinesefood”,又是一家自助餐厅,我们的车停下来,就在这里解决午餐。几天的行程下来,除了几次极具本地特色的餐食以外,多数时候我们吃的都是中式的自助餐,不外乎就是水果、沙拉、凉菜、海鲜、各种荤素搭配的炒菜、饺子、米饭、披萨、粥等等那么几类,别无新鲜之处。午餐席间卤蛋先生跑去跟前台收银的华裔大姐聊天,问她是哪里人,来这里多久了,她说他们一家是福建人,来这儿已经十多年了。问她一直在这里开餐馆吗?她则笑着回答:“是啊,别的也不会干啊。”

    事实上,在美国和这位女士经历相似的来自中国南方省份的人口数量很多,几天前的一个中午我们进过的一家自助餐厅也是福建人开的,那家餐厅开在一个生活区,除了包括我们这样的旅行团在内的中国人去就餐,也看到有很多生活在周边的美国人光顾,其中一个五十来岁的美国男子很热络地跟饭店女老板打招呼、聊天,一看就是那里的常客。当我们问及同样的问题,对方的回答也是:别的不会做啊,只会开餐馆。但她也谈到,自己下一代的年轻人很多已经不再是这样单一的想法了。

    来美几日,的确除了偶尔可以体验到的几家当地美食和酒店非常简单的西式早餐之外,我们大多都是吃自助餐或桌餐,导游说,她带旅行社这么多年,发现针对中国和亚洲旅行团的“食文化”确实被忽略了。事实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亚洲国家之中,人们是非常注重“吃”的,而中国人跟团来到美国,多数还是吃中餐,体验不到太多当地的饮食文化,这不得不说也是个不小的遗憾。当然实话实说,和中国讲究色香味俱全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相比,西方的饮食本身就要逊色不少,想到这里,也只好暂且拿这个观点聊以自我安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