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大隐于朝(三)
使眼色让手下搬救兵的将领名叫姚克明,是莫营的游击将军,也就是莫营的二把手。 姚克明见着龙兄弟被莫崇文一马鞭抽在肩上,又被连踹几脚,担心主将情绪失控闹出人命,连忙叫上亲兵标将都司杨天福跑上窑顶,把盛怒之下的莫崇文死死拉住。 副将和亲将都出面求情,莫崇文只好下令将龙启胜软禁在中军,禁止他的那张嘴胡说八道,以免动摇军心。等到开封解围,便让他老实滚回四川去。 莫崇文正在吩咐属下,便见一彪人马向土砖窑这边疾驰而来。领头的旗号,乃是一个“温”;拖后的旗号,乃是一个“杨”。莫崇文一见,连忙带着姚克明、杨天福下到窑底上前参见。 姚克明翘首以盼的援兵,在最恰当的时机赶来了。 来者不是别人。一位正是莫营的上官,官拜四川援剿总兵的老将,贵州人温如珍。 另一位,则是同受温如珍指挥的楚军参将,成都人杨国栋。 温如珍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透红,脸上沟壑纵横。乍一看不像官军大将,反倒像田中老农。 和莫崇文一样,温如珍也是在贵州之役中起家,此后积功多年,这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不过作为四川援剿总兵,温如珍倒没在四川境内打几仗。 温如珍前些年一直在陕南的兴安一带剿贼,成日里爬大山钻老林。莫崇文驻军川北太平和陕西镇安一带,讯地一北一南,距离不远,两营经常协同作战。 一次莫崇文去支援温如珍,结果大意了,被埋伏的流贼反包围在一个无粮无水的山头上,困了九天九夜,眼看就要全军覆灭。是温如珍带兵冲散流贼,莫崇文才趁隙跳崖逃生。 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因此温、莫两人的私谊甚笃。 莫崇文离川入豫,温如珍同样接到了丁启睿的调兵檄文。温营只好放弃兴安,从兴安西南地区出发,经郧阳、襄阳向南阳开进。 谁知走到半路,温营中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直至上月底,温营才到达确山。不仅失期两个多月,而且两千多人死了一半,有战斗力的士卒仅剩八百。 丁启睿要治温如珍的罪,温如珍上书自辩,莫崇文也行文担保。后来查实的确是老天降下瘟疫,治罪之说才不消而散。 不过,温如珍虽然脱了罪,一个“瘟神”的绰号已经在营中传遍了。他自拊兵力弱小,便与莫崇文结伴行军。莫营在前,温营在中,杨营在后。这三营六千余人的队伍,在庞大的左军行列中,俨然又是个小集团。 杨国栋的相貌与温如珍反差甚大。 杨国栋身材修长,面色红润,一缕细长飘逸的胡子修剪得整齐有型。 最吸引外人眼球的地方,还不是他的身材相貌,而是他那身穿着。 只见杨国栋身着一袭白色战裙,腰缠红色锦带。头上没有战盔,只有一顶遮阳的漆纱大帽;锦带未挂战刀,只有两串耍帅的香囊玉佩。 他仿佛不是去冲锋陷阵的大将,而是来游山玩水的书生。 杨国栋自称是成都府新都县人士,乃是原首辅杨廷和的族孙,也就是状元公杨慎扬升庵的族叔侄。奢安之乱时,他投身行伍,充为材官。熊文灿主政时,从贵州调到湖广,成为楚军将领中的四川人。 既然自称是宰相和状元公的族人,那么就要有点书卷气息。 杨国栋的正经职业是丘八,但最瞧不起的职业也是丘八。他很少与同在军中的将领们称兄道弟,反喜与文官和书生们吟诗唱和。别人练兵那就是真刀真枪一招一式,他练兵是站队走路列阵训话。 站队走路列阵好理解,那训话训什么呢? 两条:第一严军纪;第二谈理想。 谈理想无非就是忠君爱国那一套。可严军纪,那在大明官军中就有点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思了。 杨国栋严军纪,那不是走过场。他严禁士兵抢掠百姓,时常用岳家军的口号“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房”来要求部下。若是违反,轻则穿箭游营,重则砍头示众。 百姓对这样的官军自然是喜欢得很,于是乎……他悲剧了。 杨国栋的士兵,是楚军士兵中最穷的一个群体。比如说,别营士兵的裤子烂得露了蛋,而他的士兵则是光着沟子给别营士兵洗烂裤子挣铜子养家糊口! 所以,杨国栋的士兵三天两头想跳槽,而别营则坚决不收,就算跳了槽也会主动送回杨营。 谁也不是傻子。别营收留了杨营的兵,头天便要倒贴烂衣服烂裤子一套外加干饭若干碗。谁会干这样的傻事呢? 这次援汴出征,本来与杨国栋没什么关系。 杨国栋是楚军参将,在郧阳巡抚王永祚的麾下据守襄阳,日子过得风平浪静。可年初有一天,杨国栋突然在训话时宣布:他不忍士兵贫苦如洗,所以将老家成都祖上传下来的一套大宅卖了。 卖出来的银子干嘛呢?充作全营将士的军饷! 这消息真是石破天惊啊!士兵们真是喜极而泣啊! 顿时,杨营的士兵们鸟枪换炮。帮佣的不帮佣了,拉纤的不拉纤了;光沟子的穿上了梦寐以求的鸳鸯战袄,光棍四十年的娶上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全营一片欢腾,杨国栋名声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