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扬帆
迁都的事还在磕磕绊绊的进行着,朝臣们的意见依然是反对迁都,即便叶羽公开表明支持皇上的决定,锦衣卫指挥使夜殇的眼睛又危险的眯了起来,但许多言官依然保持自己的观点,摆出了坚决不退让的立场。 朱棣现在懒得再去跟他们废话,干脆下达了准备开修运河的命令,迁都能否 在最后顺利进行,修建运河的成果足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先不去管迁都的事,朱棣接下来要做的事儿比迁都更加伟大,在永乐三年五月初的时候,正式宣布了关于下西洋的圣旨。 在圣旨中,他陈述了这次下西洋行动的重要性,并表达了自己想要君临四海的雄心壮志。 在我们这个庞大帝国的四周到底还有些什么? 这是每一个强盛朝代帝王都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此时的明帝国就是一个强盛的时代,而明帝国四周的陆地区域已由汉唐盛世时的远征英雄们探明,相比而言,帝国那漫长的海岸线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在宽阔大海的那一头有着怎样的世界? 自从见到来自不列颠王国的使臣后,朱棣便下定决心去探明海外的世界,去征服庞大神秘的大海。 郑和与杨夏空,他们二人承载着朱棣这些梦想,成为了出使西洋的两大使臣。 在朱棣的规划中,这次航行的首脑团以杨夏空和郑和为主,再配备两名副使从旁协助他们,他们是掌管航行、外交、军事、贸易等重大决策的中枢机构。 另外,在外交方面,朱棣配给他们鸿胪寺的官员四名,负责在海外主持朝会宴享的仪式礼节、对外宣召、翻译以及文书起草。由于杨夏空本人还肩负着翻译工作,所以这方面的人基本是归她管了。大明的舰队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了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准度。 “我们把这个方法叫做牵星术。就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从而确定航线。”杨夏空眉飞色舞的给叶羽介绍着,这都是她开始准备出航后学习的知识。 “嘛,感觉有点儿像海贼里面的记录指针。”叶羽像模像样的看着牵星板研究起来。 杨夏空开怀一笑,道:“记录指针是神话好嘛!” 大致了解了出海的技术和规模后,叶羽忍不住笑着吐槽道:“说你们是去外交的谁信?你们明明就是去打劫的啊!” “这可不能瞎说,我们可是和平的使者呢。”夏空贼兮兮的笑着。 叶羽见她这么高兴,自然也开心了起来,“实现了呢,航海的梦。” 夏空稍稍一怔,随即立刻想到了许多许多年前,在他们还是青涩的大学学生的时候,自己曾同叶羽一起幻想过扬帆,征服辽阔神秘的大海。 “是啊!”夏空笑的更加开心,这次航海,无疑是可以完成她的梦想了。 以这样始料未及的方式。 叶羽一直在福建待到夏空出航,出发前还陪着夏空巡视了停泊在海岸线的整个大明舰队。 张扬的旗帜,内敛的气息,这是一支史无前例的豪华舰队,它们将在那片神秘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征服沿海各国,证明大明帝国的强大昌盛。 叶羽怔怔看着眼前巨大的船舰,不自觉的就想到了朱棣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以及他那时期待和向往的眼神。 “威服四海,胸怀远人!自强汉盛唐时起,我们便是让世界上所有国家敬仰向往的天朝盛国,虽然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变动,但如今,我大明依然可以成为继强汉盛唐之后又一立足于顶点的最强大国!” 想着朱棣说过的话,再看看眼前出海舰队的规模,叶羽顿时觉得就连自己这个旁观者都热血沸腾了起来。 中国昌盛,万国来朝! 这不仅仅是朱棣的梦想,也是千万华夏子孙的梦想。 来自后世的叶羽,心中更有这样的向往。因为在后世见证了未来的残酷,才会在如今更加珍视历史的恩赐。 或许历史的轨迹无从改变,但自己依然满怀期待,尽各种努力让历史的脚步偏离未来的航道,将中国彻底引向昌盛万世的道路。 就算只是痴人说梦,但无论如何,这个梦都值得去做。 郑和和杨夏空做好了出海前的最后准备,两个人换好了代表大明钦差特使的蟒袍,威风凛凛的站在包船的甲板之上。 朱棣当然没有亲自来送行,代表他送行的只有靖国公叶羽,但对于郑杨二人来说已经足够。 “陛下将这次史无前例的出海任务交给了你们,你们路上要千万小心,也要切记陛下的嘱咐。遇事多多冷静思考,千万不要焦躁冒进,否则极有可能引火烧身。” 郑和郑重的点点头,道:“请驸马放心,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转头看向杨夏空,见她也对自己点点头,示意让自己安心。叶羽这才舒了口气,道:“二位,一路顺风。”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的舰队在福建五虎门,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 郑和和杨夏空站在船头,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舰队和眼前的茫茫大海。 他们明白自己此次的航行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他们二人心中同样充满兴奋,一直向往的大海就在眼前,等待着他们去征服。 扬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