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非常县长在线阅读 - 第二十四章 入冬穿单衣,军中生怨气

第二十四章 入冬穿单衣,军中生怨气

    和湘鄂赣挺进军政治部主任刘亦武谈判的事,终于有了结果。虽然没沾到什么便宜,但也合符徐蒙书的心里预期,藏在心底的压力一下全释放出来。在两大集团军的阴影下生存,最终会有个什么结果谁也无法预测,接受改编应该是较好的结局,对部下和家属都有个交待。加入湘鄂赣挺进军第四支队,徐蒙书心里依然不踏实,是福是祸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徐蒙书想这么重大的事,首先得向父亲报告一下,征求一下他老人家的意见,徐蒙书有把握相信,见多识广的父亲一定会支持谈判。徐英方这两天也见到了那三个国军军官,知道他们为收编而来,但具体谈到那一步,谈判结果如何他确实不知道,毕竟是老了不中用了,他也不想过多干涉儿子的事。

    徐蒙书来到父亲房间,向父亲报告了这两天发生的事。父亲也同意攺编的事,他知道一旦党国有人起疑心,怀疑跟赤党有瓜葛,不论你是真是假,发兵剿灭是迟早的事。义宁县更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王总部、李总部两支大部队,随便那一支都能踏平祟河,洗马新民。徐英方告诉儿子蒙书,他经历民国二十几年风雨,深知党国中一些人的秉性。要他多留个心眼,不要过份相信别人,免得受骗上当。

    徐蒙书点头答应,从父亲那里出来。他决定先开个军官会,把情况通报一下,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徐蒙书叫勤务兵通知军官到大队部开会,没多久军官们就到齐了,徐蒙书一点名,十二个军官到了十一人。只有军需副官徐高天缺席,他同刘亦武主任去漫江总部拉被装。

    徐蒙书说:“最近来了三个国军军官,我相信大家也猜到了,他们确实为改编的事来的。对于改编我也很纠结,从内心来讲我不愿改编,拉起一支队伍不容易,接受改编有违初衷。就目前情况来看,三十集团军在我们东边,湘鄂赣挺进军在我们南边,参加长沙战役的鬼子在我们西边,仅北面有个缺口,但出了义宁县到湖北通山、崇阳也是鬼子的天下。我们没有任何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光凭新民乡这一亩三分地,我们想守也守不住。”

    其实徐蒙书说的情况,大家也仔细想过,新民群山环抱,进出不易,是个能攻能守的好地方,但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谁也没有把握能长期坚守。徐蒙书继续说:“我们成立自卫军的目的,是要保境安民,地方自治。没有反对党国的意思,更不想拖枪造反,当山大王。现在有人告我们的状,说我们有赤党嫌疑,请熊省长派兵进剿。到了这种地步,不接受改编还能怎样?我们可以打了就跑,可家属和父老乡亲怎么办?”

    到会的十一名军官,异口同声:“听大队长的。”

    徐蒙书满意地摆摆手:“好,就这么定了。换装之后,开跋新驻地新湾乡回坑村。”

    第二天,军需副官徐高天押着三大车衣物回来了。徐蒙书督促各中队赶紧换装,并将两个中队扩充为三个中队,把作战参谋匡胜农提为副大队长,训练参谋卢以升派去任中队长。换装完毕,徐蒙书带着三个中队,打着“湘鄂赣挺进军第四支队第三大队”的旗子,告别故乡新民,向新湾乡回坑村进发。走之前,徐蒙书听说柯县长把崇河乡的牌子,换成了新民乡的新招牌。徐蒙书一笑,说我也觉得新明乡比崇河乡好听。

    经过两天行军,下午三点到达回坑村。这地方地域狭小,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三个中队借宿老百姓家中。徐蒙书一到回坑村,顾不上洗脸休息,带着副大队长匡胜农出来看地形。徐蒙书虽然是义宁人,只在修河南岸富足的大山里生活过,对修河北岸的地形并不熟悉。这里山高陡峭,植被不太茂盛,青石灰岩居多,一旦发生战事,挖掘战壕的难度很大。从这往北二十多公里,就是湖北省通山县。

    徐蒙书对总部安排驻军回坑,还是很理解的,主要是防止日军窜入义宁。徐蒙书对匡胜农说:“要抓紧熟悉这一带的情况,到这里驻军很可能要和敌人真刀真枪干。我们的弱项是战术训练,军训要抓紧进行,一旦打起来要吃亏的。”

    匡胜农:“这个我会抓紧搞。不过有件事,我要向大队长报告一下。出发时,总部只给每个士兵发一套单衣,一些人以为还会再发,把过去的衣服扔家里了。现在是十一月中旬,一件单衣是抗不过这个冬的。”

    徐蒙书吃了一惊:“有这事?我知道了,会到支队长那去要。”

    第二天,徐蒙书带着匡胜农来到相距不远的支队。想向支队长王礼贤汇报一下三大队的情况,请支队协助解决一下寒衣不足的问题。一进门见到了王礼贤,徐蒙书作了自我介绍:“王支队长好。我是三大队长徐蒙书,这位是大队副匡胜农。”

    王礼贤坐在行军躺椅上,脚搁在桌子上,点了下头算是答应。又阴阳怪气地说:“我说徐蒙书,读书读蠢了吧?就你那几根破枪,敢在李总部眼皮底下闹腾。这回算你识相,逃了一劫。”

    徐蒙书脸上有点挂不住,忍着没有发作:“王支队长有件要紧的事要向领导报告。我部改编以来,只发过一件夏装,现在马上要进九了,士兵穿单衣难以过冬。我想请支队长跟总部说一下,帮我们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王礼贤眼一横:“总部是你家开的?说一句就能解决问题?”

    徐蒙书:“那怎么办?总不能让士兵们冻死吧?”

    王礼贤一脸不屑:“冻死活该。”

    徐蒙书气得满脸通红,准备跟王礼贤吵起来。匡胜农一看势头不对,忙拉着徐蒙书,跟王礼贤打着招呼:“王支队长您忙,我们先回去了。”

    王礼贤板着脸:“不送。”

    徐蒙书没想到王礼贤是个这样的混蛋,第一次见面会闹成这样,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回到大队部,徐蒙书跟刘亦武打了个电话,想请他和总部后勤斡旋,看能否补发点冬装,刘亦武答应去过问一下。第二天刘亦武打来电话,说查了后勤帐目,包括刚收编的三大队冬装已发过了。

    这就活见鬼了,一个说没有,一个说发了。徐蒙书也知道军中的腐败,但绝对没想到有这么严重。这问题出在那里?谁也不知道。总部应该没问题,最有可能的是支队长王礼贤欺负三大队刚来,人事不熟贪污了,拿去倒卖变钱。大队十几个军官知道后,没有一个不生气的。

    生气归生气,衣服还得穿,训练还得搞。棉衣御寒的问题是大事,只好叫把棉衣放家里的人登记好,请军需副官徐高天回新民去拿。训练就由副大队长匡胜农负责,四支队派支队副齐青过来督训。开始一切都还顺利,训练也很到位。后来就不行了,齐青和王礼贤都是长沙人,动不动就摆前朝湘军的架子。动作做不到位,不是打就是骂,官兵怨声载道,他还说湖南人就这脾气。

    徐蒙书找齐青谈了一次,齐青还是吹湖南人怎么行,徐蒙书说湖南人能混成这样,还不是义宁人的功劳。齐青说义宁人有屁功劳。徐蒙书说湖南巡抚陈宝缄你知道吗?齐青说我知道湖南改革的先驱,修铁路、开矿山、办工厂、建学校、起报馆、举荐“七君子”都是他做的好事。徐蒙书说他老人家就是我们义宁人。

    齐青听得有些惊讶,虽恶性不改打骂如常,官兵恨不得把他宰了,他再也不敢公开吹湖南人怎么行。